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安全教案模板錦集八篇

精選幼兒園安全教案模板錦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安全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安全教案模板錦集八篇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簡單的地震知識。

2、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幼兒園的環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3、有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雜誌中有關汶川地震的資料或圖片。

2、 課件: 家庭、學校、戶外、公共場所避險視頻,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地震後的一組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 師啓發幼兒:小朋友看這裏發生了什麼事?(地震)你怎麼知道這裏發生了地震?地震發生時還有什麼現象?

2、 幼兒自由發表對地震的看法,教師邊引導幼兒把話說清楚。

3、 小結:是啊,大地震給我們人類帶來多大的災難啊!小朋友你們想知道地震是怎麼產生的嗎?

二、播放地震的課件,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1、 看完後教師引導:地震是怎麼產生的?

2、 幼兒交流,教師邊引導幼兒把話說清楚。

3、 小結:哦,原來地震是因爲地殼的運動產生的,是自然現象。如果有一天我們這裏發生大地震,我們該怎麼辦呢?

4、 幼兒自由發表。

5、 師幼一起總結避險方法:不要慌,不要逃,也不要跳,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聽老師或者大人的指揮,就近找安全的小地方躲避,保護好頭部。等地面晃動小了再聽指揮疏散,撤離。如果是在一樓或平房就可以跑出到空曠的地方去。

6、 那我們要怎麼找安全的地方?什麼地方安全?

7、 播放視頻:在幼兒園、在家、在戶外、在公共場所怎麼找較安全的地方躲避?請幼兒找出來。

8、 幼兒小結不同地方怎麼找地方躲避較安全。在幼兒園是蹲在桌子下雙手抱頭,再聽指揮疏散;在家用枕頭或被子蓋頭,就近在衛生間、牆角、廚房、桌子下、牀下等地方;在公共場所要跟着大人找到最近的桌子下、牆角等地方。在戶外就蹲在地上抱頭就行。

三、教幼兒安全有效的撤離

1、學習正確的撤離動作。 提問:我們撤離的時候如何在運動的過程中保護自己?幼兒討論尋找最有效的保護方法。(雙手抱頭、上身向前彎曲,快速撤離)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並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撤離時要走圖中標註的路徑?使幼兒瞭解圖中標註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啓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幼兒下樓梯的路線是男生靠樓梯扶手,女生靠牆同時下樓。因爲男女生的反映、運動能力相比較男生要強,分開可以提高逃離的速度,也可以給女生更多的行動空間)

4、組織幼兒"實戰演習"。演練室內避震及緊急撤離。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四、活動結束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情景表演表演以及圖中的行爲作出簡單的評價,並說出自己的理由。

2、瞭解進餐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餐車,盛着熱飯和熱菜的湯鍋。

2、人手一份早餐。

3、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1)現在是早晨,所以我們現在是要吃早餐、午餐還是午點?

幼兒:吃早餐。

教師:(2)小朋友們喜歡在幼兒園裏吃早餐嗎?在幼兒園吃早餐和在家裏吃早餐有什麼不一樣呢?

幼兒:家裏沒有這麼多的小朋友一起吃早餐,幼兒園一起吃早餐的小朋友很多,也很開心。

教師:(3)在幼兒園裏吃飯要注意些什麼呢?(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知道的注意事項)

幼兒:吃飯要慢慢吃,不能說話,一說話就會噎着了。

幼兒:如果飯菜很燙就吹一次再吃。

幼兒:吃自己碗裏的,不能吃別人碗裏的。

幼兒:端飯走路要慢慢走,否則會摔倒。

(4)師小結。

2、幼兒觀看情景表演,瞭解進餐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教師設置情景,進行示範表演)

(1)教育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1——洗乾淨的手不能再去摸別的東西。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2——遠離熱的湯鍋。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3——吃飯的時候不能去碰旁邊的小朋友。

3、 觀看教學圖片,對圖片中的行爲進行判斷,進一步鞏固進餐的安全知識。

教師:(1)這裏有一些小朋友,他們在吃飯。我們來看看,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爲什麼?(師幼互動)

(2)你知道吃飯的時候還要注意些什麼嗎?什麼事會發生危險,是不能做的?(師幼互動)

4、組織幼兒吃早餐,鼓勵幼兒應用所獲得的安全知識。

教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好吃的早餐,比一比看哪一個小朋友在吃早餐時最懂得注意安全。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3

幼兒被拐騙的現象還在不斷髮生,孩子們真的能做到防拐騙嗎?我們覺得幼兒園需要來一次“真刀真槍”的防拐騙演習,讓孩子們真切學到如何保護自己!

活動目的

爲了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避免拐騙幼兒和傷害幼兒人身安全的事故發生,我園將於週三上午在幼兒園開展防拐騙模擬演練活動,增強孩子防騙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活動內容

(一)班級防拐騙安全教育活動

利用故事例如《小兔湯姆走丟了》,談話活動等,教育孩子不跟陌生人走,教給孩子自我解救的有效方法,提高孩子防拐騙、防走失的技能,讓孩子瞭解具體情境下走失了應該怎麼辦,增強孩子防騙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二) 防拐騙防走失模擬演練

1.人員設置:

參演人員:各班教師、全體幼兒;

友情出演:家長成員(拐騙人員);

防走失應急領導小組:周園長,易園長,餘園長

2.準備道具:

糖果若干、玩具若干 、零食若干

3. 誘拐事件設置

情景一:

小班孩子們正在興致勃勃的玩桌面玩具,一位阿姨拿着糖果走過去請孩子們吃,看孩子們是什麼反應,他們敢吃嗎?

情景二:

一位手裏拿着薯片的阿姨走進小班教室對XX說:“小朋友你好,我是你媽媽的朋友。她讓我給你帶了一些零食,可是阿姨拿不了放在門口了。你能幫阿姨一起拿進來嗎?

情景三:

中班幼兒正在玩滑滑梯,一位叔叔朝他們走了過來:“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動物園的工作人員,今天我們動物園有好看的馬戲表演,猴子走鋼絲、老虎跳火圈、狗熊騎自行車······可好看了,我是專門來邀請小朋友們的,看完我就把你們送回家,想看的就跟叔叔一起走吧。“

情景四:

中班幼兒正在進行戶外活動,一位叔叔拿着玩具朝他們走了過來:“小朋們快來看,我這兒有好玩的遙控汽車,誰要玩?”“我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很多好玩的玩具,可我一人拿不動就先放在小區門口了,誰要和我一起去拿玩具?”

情景五:

大班的教師帶領幼兒正在幼兒園內廳有秩序地開展區域活動。這時候一位阿姨走到孩子們的中間,她對其中一個孩子說:“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今天你媽媽有事沒時間來接你,讓我帶你去南坪肯德基等她,我們先去,邊吃邊等你媽媽好嗎?”

情景六:

大班的小朋友正在玩玩具,一位阿姨拿出iPad走過來問**:“小朋友,你知道這個遊戲怎麼玩嗎?阿姨過不了關。”阿姨又說道:“這裏小朋友那麼多,實在太吵了,我們去外面玩好了。”孩子會跟着出去嗎?

4.具體演習流程:

各班上老師組織帶領幼兒正常有序地開展活動。友情出演人員利用糖果、禮物、玩具等各種物品及方式引誘、哄騙幼兒。各班級老師在模擬演習時不干預,如果孩子向老師求救則介入,老師負責隨時清點每班幼兒的人數,確保每位幼兒的人身安全。各班在活動結束後總結並進行相關的自我保護的教育。

5. 防拐騙演練要求:

全體師生要高度重視此項活動,各就各位,要嚴格按照指定時間、計劃和方案要求,開展防拐騙練活動。各班教師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證每位幼兒安全、有序地進行防拐騙演練。

(三)家園教育

幼兒園通過微信羣、微信公衆平臺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傳關於“防走失、防拐騙”方面的教育信息,提醒家長帶孩子出門的注意事項,要求家長嚴格執行接送卡制度等,引起家長重視,提高家長的防範意識,取得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家長必學的防拐知識

除家裏人外,不能相信任何接近孩子的人

少帶孩子到沒有安全措施的公共場所去

兒童外出穿鮮豔的衣服,便於尋找

給寶寶口袋放張卡片,上面備註父母的電話

與孩子商定一個原則:萬一走失,不要哭,直接到商場門口等

父母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能放鬆警惕,不能讓孩子脫離視線

告訴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有權利不與陌生人說話

教會孩子四個自救技能

記住城市、小區、門牌號

記住父母的名字、電話

教孩子撥打緊急求助電話,

急救120

求助110

火警119

4.讓孩子記住相對靠譜的可求助對象:

孕婦或有孩子的父母

穿軍警制服的羣體

一羣學生

超市商場統一着裝的人

用這些問題考考孩子

1、當有陌生人請你領路怎麼辦?

有禮貌地告訴他:“路口有警察叔叔,你可以去找他們幫你帶路。”如果陌生人糾纏你,你就大聲呼喊引起路人的注意。

2、有陌生人敲門怎麼辦?

①獨自在家,把電視機或音響打開,讓人誤以爲家裏有人。

②把門鎖好,不給陌生人開門。故意喊爸爸媽媽,說有不認識的人敲門,把壞人嚇跑。

③如果來人說是父母同事,並能叫出你的名字,你也不能開門,但可以問他有什麼事,記下告訴爸爸媽媽。

④如果來人自稱修理工或者收費員,也不能開門。

⑤如果陌生人還是不走,就打電話給鄰居或是報警。

3、假如你獨自走路,發現可疑陌生人跟蹤,怎麼辦?

①往人多的地方走;找警察局或警察叔叔。

②找不到警察,可以到百貨公司或商店,找店員借電話。

③千萬注意不要被壞人追到小巷子或死衚衕裏,如果萬一碰到這種情況,趕緊按別人家門鈴或大叫“救命”。

④平時隨身帶哨子,以便遇到壞人時引起路人的注意。

⑤儘量不要一個人走在黑暗,偏僻的小馬路上。

⑥上下學與同學結伴而行,或者請父母在一段時間內接送。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務。

2、樂意與同伴一起製作小藥箱。

3、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收集社會上因吃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實例。

2、製作藥盒的紙。

活動過程:

1、案例分析:

(1)教師講述實例:牛牛一個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打開家裏的小藥箱,看到了一種媽媽曾經給他吃過的藥,牛牛想:上次感冒時媽媽就是給我吃這樣的藥,病就好了,現在,我把這個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牛牛拿起藥想吃。

(2)引導幼兒討論:牛牛能吃這種藥嗎?衛什麼?

2、教師講解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實例。

3、引導幼兒討論:怎麼吃藥纔是安全的?

4、製作小藥盒:每位幼兒製作一個小藥盒,貼上標記。讓幼兒將自己的藥放在這個藥盒中,以確保吃藥的安全。

教學反思:

一開始先讓幼兒聽了兩例發生在人們生活周圍的實例來提醒幼兒,首先讓幼兒意識到吃錯藥的危險性。然後發生這類事情的處理方法及如何有效避免。

中班幼兒基本上了解生病要吃藥的常識。本節課的關鍵就是指導幼兒如何正確的吃藥,因爲幼兒還不能看懂說明書之類的,所以教導他們一定要在醫生或者大人的監督下才能用藥。

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回答都很正確。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5

有益的學習經驗:

知道在河邊玩是十分危險的,自己不要到河邊玩,更不要將手或腳放到水裏。

活動準備:

故事“小貓落水”、小貓教具、磁力板

活動與指導: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貓被淹”。(附後)

2、教師在磁力板上畫一條大河,然後在磁力板上邊講故事邊演示。

3、小貓爲什麼會落入水裏,它碰到了什麼危險?

4、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帶着,自己不能到水邊玩,以免掉到水裏。

附故事:

小貓落水

小貓的爸爸和媽媽正忙着做飯,小貓一溜煙地跑出來,他跑啊跑啊,來到了一條小河邊。小河的水清清,嘩嘩地流,裏面還有許多小魚。小貓也將小手伸到水裏,他多麼想捉一條小魚啊,可是正當他再一次將手伸到小河裏時,他的腳下一滑,不好小貓掉到水裏了。小貓在水裏拼命掙扎,大喊“救命”,恰巧小鴨子走過來,聽見小貓的呼救,急忙跳到水裏,將小貓救上來了。小貓再也不敢自己到水邊去玩了。

活動反思:

作爲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爲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啓發孩子清楚陽臺的首要用途。

2、協助孩子清楚在陽臺上的安全知識,明白不爬陽臺,不往陽臺外丟物品等。

3、使孩子初步創立自我保衛觀念。

教學預備: 1、錄像機,錄像帶,電話機。

教學目標:

1、啓發孩子清楚陽臺的首要用途。

2、協助孩子清楚在陽臺上的安全知識,明白不爬陽臺,不往陽臺外丟物品等。

3、使孩子初步創立自我保衛觀念。

教學預備:

1、錄像機,錄像帶,電話機。

2、孩子動手操作小卡片。

教學過程:

1、孩子依照已經有經驗談一談陽臺的首要用途。"孩子家中是否均有陽臺?你們均在陽臺上做些啥?"總結:陽臺是個伸向屋外的環境,它可接觸到更加多的空氣與陽光。有些人家在陽臺上曬衣衫,養花,養魚,有些人在陽臺上活動身體,鍛鍊。夏季,還可在陽臺上乘涼。大夥兒都需要它。

2、看錄像,探討在陽臺上哪一些行爲是正確的,哪一些是錯誤的。片段一:孩子在陽臺上閱讀、摺紙。片段二:孩子在陽臺上運動。片段三:一孩子將頭與身體伸向陽臺外喊樓下的孩子。片段四:一孩子往陽臺外拋物品。片段五:一孩子將身體伸向陽臺外拿手絹。片段六:一孩子在陽臺上玩,突然風將陽臺門吹上啦,如何是好?

幼兒教師啓發孩子分段看錄像片,每看完1段,提議提問:這一位孩子的舉動哪兒對,哪兒錯,爲何?應當怎麼樣做?探討總結:在陽臺上取曬在衣架上的物品時,不可以將身子探出護欄,應當用衣鉤將衣服鉤到可拿到的地方再取回。不然,一不留神會發生危險。不可以往陽臺外丟物品,會砸傷別人。例如果遇見陽臺上的'門被吹上,應向屋內的爸爸媽媽求救,請他們幫忙。

3、孩子探討:在陽臺上另外還有哪一些危險的事不可以做?

4、孩子動手操作,辨別圖片上的孩子安全行爲對與錯,並講出理由。

教學提議:

1、此教學內的錄像內容可依照各幼兒園的實際,描繪成圖片或編排成場景表演。

2、提議爸爸媽媽們在家裏常常叮囑孩子在陽臺上留意安全,及時阻撓危險行爲,提高安全觀念。

教學區教學認識和感知區裏向幼兒給予各種安全行爲的圖片。例如:陽臺上的安全、遊戲內的安全、室外教學內的安全,讓孩子分辨區別對與錯,並說一說理由。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明白哪些地方存在危險,不能去玩耍。

2、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3、增強安全意識,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險的地方玩耍。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2、一張對開大白紙(固定在黑板上)和一盒水彩筆。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談話活動。

(1)教師:假期的時候,小朋友能夠到很多地方玩。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十分危險,是小朋友不能去玩耍的。你明白哪些地方存在危險,不能去玩耍嗎

(2)幼兒自由發言並討論,教師在黑板上的大白紙上用圖夾文方式記錄大家都同意的幾點。

(3)教師小結幼兒所講的資料。教師:剛纔小朋友們說出了很多不適合玩耍的地方,還有哪些地方不能去玩耍呢?讓我們一齊來看一看。

2、活動展開:觀看教學掛圖。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理解第一幅圖的資料,即建築工地危險,不能去玩耍。

①教師:小倒黴去哪裏了?發生了什麼事?爲什麼不能到建築工地玩兒呢②幼兒觀察描述並回答問題。

③教師小結:建築工地上都是沙子、水泥、鋼筋、石子等建築材料,不留意會被撞傷、砸傷。各種運輸車輛出入工地,不留意也會被撞傷。建築工地經常有高空吊物,滾落的材料會砸傷人。新建的建築物未安裝樓梯、門、窗等,如果進入其中可能會發生從高處跌落的危險。因此,建築工地十分危險,不能去玩耍。

(2)教師引導幼兒理解第二幅圖的資料,即停車場危險,不能去玩耍。

①教師:小倒黴又到哪裏玩了?發生了什麼事?停車場有什麼危險?爲什麼不能去那裏玩兒?

②幼兒觀察描述,討論後回答。

③教師小結:停車場裏隨時都有汽車駛進駛出,小朋友去那裏玩兒很容易被車撞傷,而且停車場裏汽車很多,駛進駛出時都會排放廢氣,裏面內含鉛,會引起小朋友鉛中毒,影響身體健康和智力發展,因此不能夠去玩耍。

(3)教師引導幼兒理解第三幅圖的資料,即倉庫危險,不能去玩耍。

①教師:小倒黴到哪裏玩兒了,發生了什麼危險?倉庫裏有什麼危險?爲什麼不能去那裏玩兒?

②幼兒觀察描述,討論後回答。

③教師小結:倉庫裏會堆放很多的貨物、箱子。如果堆放得不牢固,或者堆放得比較高,容易滑落,小朋友可能會被砸傷。還有些倉庫可能堆放了危險物品,比如有毒的化工材料,會釋放出毒氣,導致人過敏或生病。因此,不能去倉庫玩耍。

(4)教師引導幼兒理解第四幅圖的資料,即廢棄的場所危險,不能去玩耍。

①教師:小倒黴最後到哪裏玩兒了?發生了什麼?那裏有什麼危險?爲什麼不能去玩兒?

②幼兒觀察描述並回答問題。

③教師小結:廢棄的礦洞裏,有很多滑落堆積的小石塊,會掉落砸傷人,還有可能會有很深的積水,很危險。被廢棄不用的廠房、煤窯也有很多危險,比如建築物不牢固會發生坍塌,人會被掩埋在裏面,十分危險。所以,被廢棄的場所千萬不能夠去玩耍。

(5)請幼兒整體閱讀幼兒用書第22~23頁資料,引導幼兒剋制好奇心,不去危險地方玩耍。

教師小結補充:除了以上的地方存在危險、不能去玩耍以外,還有很多地點很危險,不能去玩兒,比如山洞、地洞、神祕地道等。去那裏可能會被卡住,還可能遇到蛇等危險動物,或者有很深的積水。小朋友不能因爲好奇盲目進入,不然會發生危險。

3、活動總結:綜合前面幼兒討論的注意事項和幼兒用書的注意事項。

(1)教師:剛纔我們瞭解了書上所講的一些存在危險不能去玩耍的地方,他們是建築工地、停車場、倉庫和廢棄的場所。我們再來看看一開始大家討論的,把沒有的資料補充上去吧。

(2)引導幼兒對照一開始討論的資料,將缺少的資料補充到黑板上的白紙上,構成的安全規則圖可用於區角張貼。

4、活動延伸:表演小倒黴的故事。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幼兒用書資料進行創編,並分組講述和表演。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用簡單的話介紹自己的寶貝;

2、有玩具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培養幼兒有東西大家分享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在家選一件自己喜歡的寶貝帶到幼兒園。

2、教師準備幾種自己喜歡的物品,一段優美的輕音樂。

3、多種事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猜猜老師準備了什麼寶貝(配準備好的音樂)

1、老師用神祕的口吻說:“今天老師帶來了幾樣寶貝,請小朋友們猜猜在老師身後的是什麼?”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跟好奇心。

2、老是向幼兒介紹自己寶貝的玩法跟本領。

二、幼兒介紹自己的寶貝

1、教師鼓勵幼兒,讓孩子自己大膽的舉手,上前來讓小朋友們觀察自己帶的是什麼寶貝。對內向的孩子要對其進行幫助,在自己的帶領下進行。

2、由自己告訴小朋友們今天帶的寶貝的名字。

3、像小朋友們介紹自己寶貝的多種玩法和自己寶貝的本領。

4、教師讚美、擁抱孩子的寶貝,讓小朋友感受到老師的愛,拉近孩子與自己之間的距離。

三、向幼兒展示圖片,讓幼兒廣泛的認識更多的事物

1、仔細觀察,讓幼兒看一下以前是不是見過圖片中的東西。

2、請幼兒說說自己認識的事物的名稱,並說出它的玩法或用途。

3、幼兒互相討論,向其他的小朋友詢問一下圖片中自己不認識的事物。

四、互相分享寶貝

幼兒自由結伴,將自己的寶貝介紹給同伴,教會好朋友應該怎麼樣玩自己的寶貝。同伴之間互相討論:自己的寶貝好在那裏?我的寶貝好不好玩?

活動延伸:

爭得幼兒的同意之後可以將兒帶來的寶貝留在幼兒園裏,在以後的活動中可以跟小朋友們繼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