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完整幼兒園教案

完整幼兒園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完整幼兒園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完整幼兒園教案

完整幼兒園教案1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設計:山坡上的小樹林

活動目標

1、學習表現山坡上的小樹林。

2、在欣賞中感知樹林中樹的不同形態及表現手法。

3、願意大膽嘗試,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寫生過實物的樹,樹林作品圖片多幅。

2、欣賞圖片多幅。

3、幼兒作業紙、護衣人手一份。

4、各色水粉顏料,大、小號的水粉筆,洗筆筒、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1、欣賞風景照片。

(1)欣賞不同樹冠的大樹。

教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樹的照片,一起來看看,它們的樹冠是什麼樣的呢?像什麼?

(2)欣賞山坡上的樹的圖片。

①教師:這幅照片上有什麼? (山坡、樹林)

②教師:山坡上有很多樹,這些樹看起來有哪些不一樣的呢?爲什麼不是每棵樹都看得很清楚呢?

(3)探索小樹林的表現方法。

教師:如果請你來畫上坡上的一片小樹林,你的山坡是什麼樣子的呢?你會怎麼表現許多棵樹?離我們近一些的樹,你會怎麼表現?離得遠一些的樹,你又會怎麼表現呢?

2、欣賞之前幼兒的寫生作品:樹林。

教師:老師還帶來了幾幅小朋友畫的山坡上的樹林,看看他們是怎樣表現小樹林的。

3、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4、集體欣賞、評價。

教師:你喜歡哪幅畫?爲什麼?

活動建議

☆活動廷伸 在欣賞四季樹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嘗試用水粉表現樹林的四季特徵。

☆區角活動 ①語言區:認識木、林、森,知道它們的含義,並嘗試區分。②美術區:收集秋天各種不同形狀的大樹落葉,根據葉子的形狀進行拼貼活動。

☆環境創設 佈置春夏秋冬四季的樹林圖片,供幼兒欣賞。

完整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想和大家一起玩自己喜歡的玩具,不壟斷,爭奪玩具。

2、在遊戲的過程中,初步學會如何輪流、一起玩、交流。

體驗和同事玩玩具的快樂和情趣。

活動準備:

有趣的新玩具,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製作劇本,不壟斷,不爭吵,以便孩子們能理解玩具都在玩。

(1)提出新玩具,引起幼兒興趣,讓幼兒玩玩具,由教師觀察。

(2)對活動中的幼兒的矛盾,引導幼兒討論、壟斷感、玩具爭奪會帶來不快。

2.鼓勵幼兒和別人一起玩玩具,一起分享,一起探索玩的方法。

(1)給幼兒靈感,讓他想想辦法。一個玩具大家都想玩,還要玩得開心,該怎麼玩呢?

輪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以後交流玩

(2)聽故事,更覺得輪流玩,可以體驗到大家都很開心的感情體驗。

老師問:龍是怎麼開始做的?還有;然後怎麼辦呢?龍爲什麼玩得很奇怪?

(3)小姐:有趣的玩具都喜歡玩,你玩,我玩,不吵架,不搶,都很開心。

3.指導幼兒讀幼兒用書,並問“換了臉的兒童怎麼玩玩具?”說。你喜歡誰?爲什麼?請圈出能和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孩子們

鼓勵幼兒玩玩具,給幼兒輪流玩進取常識,交換方法,體驗與一個人玩不同的感覺。

完整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複習10以內的數字,能夠正確的匹配相同數量的實物。

2、能夠不受數字排列順序的影響準確讀出數字。

3、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汽車大家族》。

2、數字圖片、車牌號圖片、汽車圖片、

3、各種汽車玩具。

4、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教師講故事,並引導幼兒回答問題。

1、教師:“皮皮升入中班了,他最喜歡的玩具就是汽車。他的家裏有各種各樣的汽車玩具,有小轎車、救護車、警車……,你想不想認識一下皮皮和他的汽車?

2、教師:(出示故事掛圖《汽車大家族》)皮皮都有什麼樣的汽車玩具?請小朋友數一數每種汽車有多少輛?

二、引導幼兒複習1-10的數字。

1、教師:皮皮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他的每輛汽車上都有一個車牌號,皮皮能讀出汽車上的每一個車牌號碼,我們也來讀一讀皮皮汽車上的車牌號碼好不好?(出示不同的車牌號,引導幼兒一一讀出上面的數字)

2、手指遊戲《十個小矮人》。

放音樂《十個小矮人》,教師與幼兒集體唱歌並做手指遊戲。引導幼兒用手指表示1-10的數字。

三、引導幼兒正確匹配與數字圖片數量相等的汽車圖片。

1、教師(出示1-10的數字圖片):請小朋友們看一看,今天老師請來了哪些數字寶寶?引導幼兒準確讀出1-10的數字。

2、教師(出示汽車圖片):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汽車玩具,看一看是什麼車?每種汽車有幾輛?用哪個數字寶寶來表示?引導幼兒把汽車圖片放到相應的數字下面。

3、聽覺遊戲《拍拍手》。

教師:數字寶寶找到了它們的汽車朋友很開心,讓我們和它們一起做拍手遊戲吧。教師拍手,幼兒聽。教師拍幾下手,幼兒就舉起相應數量的數字圖片。

四、結束活動:

教師:皮皮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汽車玩具,我們和皮皮一起快樂的玩起來吧。帶領幼兒到戶外玩汽車。

【活動延伸】

讓家長引導幼兒觀察門牌號、車牌號、電話號碼……從而觀察生活中的數字。

【活動效果】

這是一節科學領域的數學活動。這節課我做了較多的準備活動,各種各樣的圖片符合幼兒形象記憶的特點;汽車玩具符合幼兒愛玩的特點。其中的手指遊戲《十個小矮人》和《拍拍手》是對活動目標的鞏固,即完成了預定目標,又讓幼兒對活動更感興趣。整個活動過程幼兒一直在看看、做做、聽聽、玩玩,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完整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探索聲音是如何產生的。

2、學習自制傳話筒,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聲音的錄音;鈴鼓、鑼、三角鐵、尺子、皮筋、塑料袋、筷子、吉他等;紙杯、棉線、透明膠帶。

  【活動過程】

1、播放各種聲音的錄音,引起幼兒的興趣。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

2、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使物體發出聲音。

(1)提供各種物體,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些東西不動時,它能發出聲音嗎?”“你能用什麼辦法使它們發出聲音呢?”

(2)幼兒實驗,相互交流分享經驗。

小結:這些物體不動時,都不能發聲。當對它進行敲、拍、吹、撥時就能發出聲音了。

3、幼兒再次實驗,探索和感受物體發聲時產生的振動。

(1)教師:“現在請你想辦法讓這些東西發出聲音,同時請你用眼睛去看一看,用手去摸一摸,然後告訴大家會有什麼新的發現?”

(2)鼓勵幼兒操作,師生共同交流分享新的發現。

小結:我們發現的這些跳動的、晃動的、發麻的現象和感覺都是因爲這些東西發生了振動。所以,物體發出聲音的時候,都發生了振動。

4、教師做實驗,讓幼兒瞭解聲音與震動的關係。教師和幼兒共同得出結論:聲音是因爲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5、出示玩具傳聲筒,引出遊戲“悄悄對你說”:

(1)教師和幼兒通過傳聲筒說悄悄話,激發幼兒興趣。

(2)教師展示傳聲筒的製作方法。

(3)幼兒自由結伴製作傳聲筒,教師巡迴指導。

6、幼兒玩遊戲“悄悄對你說”,鼓勵幼兒用自制傳聲筒對同伴說一句甜蜜的話。

  【活動延伸】

給幼兒提供材料,嘗試用不同的紙盒製作傳聲筒。

完整幼兒園教案5

教材簡析:

測量是一個比較傳統的科學內容,以往的測量活動大多是教師爲幼兒提供一定數量的測量工具如:筷子、繩子、粉筆、吸管等,讓幼兒進行測量的,他們的思維就大多被侷限在教師所提供的工具內,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然而,現實生活中,可供幼兒進行測量的工具有很多很多,有的甚至我們成人都想不到,但是幼兒卻能夠去發現。

設計理念:

本活動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將幼兒身邊的事物"桌子"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引起幼兒的興趣,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自主的探索、發現、操作,進而創造,從而獲得測量的正確方法與經驗,從中體驗經過他們自己探索發現而獲得的成功,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創造性地使用各種工具進行自然測量,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並記錄測量結果。

2.幼兒能積極動腦,解決測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學會與他人合作進行測量,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蠟筆、紙人手一份2.桌子八張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我們教室裏有好多桌子,我們天天都要用到它,可是你們知道這些桌子有多長嗎?

那就讓我們自己動腦去量一量吧!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在幼兒生活中,可以用來進行測量的工具有很多,因此活動一開始我以幼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桌子來導入,直接進入正題,通過問題"桌子有多長"一下子調動起幼兒的興趣,讓孩子尋找身邊的測量工具並積極地去動手操作,解決疑問。](二)幼兒進行測量,自己動腦尋找量具進行測量。

量完後提問:

1.你剛剛是用什麼量的?(幼兒介紹自己使用的量具)2.那你是怎麼量的呢?請你來給大家示範一下。(請多個幼兒回答並示範)3.你覺得他的這種方法怎麼樣?(每請一個幼兒示範後,讓其他幼兒評價一下)4.教師與幼兒一同總結,從而得出正確的測量方法:從左往右或者從上往下開始測量,如果長度不夠,做好標記,再從標記處接着往下量。

[教室裏可供幼兒進行測量的工具有很多,幼兒紛紛尋找測量的工具,有的孩子用的是自己的手,有的用的是蠟筆盒等等,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工具去初步感知測量,充分發揮了孩子們的自主性與創造性;而交流的過程則是讓孩子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做法,教師始終支持孩子的活動,只作適當的引導,不同的做法其實是孩子智慧的碰撞,最終孩子在交流評價的過程中找到了正確的測量方法。這樣的過程讓幼兒感到是他們自己在獲得經驗,獲得知識,而不是老師說教、灌輸給他們的。真正感受到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了發現的樂趣。](三)幼兒第二次操作:再次測量桌子的長度,並記錄測量結果。

師:現在老師要請你們用和剛剛不一樣的.方法,再去量一量桌子的長度,然後把你用的量的工具和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你記錄的結果要自己看得懂,別人也要看得懂。

1.幼兒進行測量,教師進行觀察指導。

2.你是用什麼量的?怎麼量的?你量的結果是怎樣的?(讓幼兒出示測量記錄表)3.你們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呢?爲什麼同一張桌子,你們量了之後記錄下來的結果不一樣呢?(幼兒討論後回答)4.教師小結(邊演示邊操作):雖然量的工具不同,但是量出來的桌子的長度還是一樣的!

5.介紹常用的測量工具,直尺、捲尺等。

[本環節是對上一環節的鞏固。有了第一次的測量經驗,這次就容易多了,因而我在這一環節增加了難度,讓幼兒用和第一次不一樣的方法測量,而且還要記錄。記錄的過程也是幼兒創造力和能力的體現,因爲幼兒由於能力差異,記錄的方式會不一樣。活動在此逐漸深入,引導他們發現問題,即"爲什麼同一張桌子測量記錄的結果卻不一樣"然後在討論的過程中找出問題的答案:原來是測量的工具不一樣,但桌子的實際長度是不會變的,教師同時適時的引入生活中常見的測量工具,拓寬孩子的經驗。教師始終都是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只在關鍵時刻用問題來引領幼兒,起一個"推一把"的作用。](四)幼兒自由選擇測量對象,進行測量並記錄。

師: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可以去量一量,你還想量什麼呢?在量的時候,把你量的對象、量時用的工具和量的結果都記錄下來。你還可以和別人對照一下,同一樣東西,量的結果一樣嗎?如果你一個人不行的話,你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去測量。

1.幼兒自由測量,教師觀察並指導。

2.幼兒之間相互交流測量的過程。

3.集體交流評價。

4.教師總結。

[孩子們在學會測量並記錄之後,興趣就更大了,爲此,教師適時地滿足孩子的需要,讓孩子去量自己想量的東西,只是孩子們測量的範圍更廣了,教師也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間和選擇的權利:你還想量什麼?同時鼓勵幼兒進行合作測量:如果你一個人不行的話,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去測量,讓孩子從中體驗合作的快樂、共同解決問題的快樂,使同伴之間的關係更爲融洽。]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