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安全教案模板集錦7篇

【精品】幼兒園安全教案模板集錦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安全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幼兒園安全教案模板集錦7篇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

2、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1、紅綠燈牌子、畫有十字路口(有斑馬線)圖片

2、字卡:交通安全、紅燈停,綠燈行、

3、音樂《去郊遊》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進場,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出去郊遊嘍,大家開心嗎?

哎呀,這裏是哪裏?小朋友在什麼地方見過它?

二、在活動中體會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1、小朋友們,看看我們坐的隊行像什麼?十字路口的學問可多了,現在我們就在十字路口做個遊戲。老師請出兩個司機,三個騎車的以及兩個行人。

參加遊戲活動的孩子聽到老師說完"開始"之後,立即向自己的對面出發。其他孩子仔細觀察,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1)小朋友們,剛纔你們看到了什麼?你們想說什麼?

(2)如果生活中也是這樣可不行啊!爲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3)(教師拿出信號燈標誌)這是什麼?誰能編句兒歌來說說信號燈的作用。(將標誌貼在黑板上)

幼兒回答後出示字卡"紅燈停,綠燈行"。

(4)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怎麼過馬路

師小結:小朋友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走的時候要走斑馬線,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要兩邊看一看,沒有車子才能走,要慢慢走,不能亂跑。爸爸媽媽在要牽着爸爸媽媽的手。

三、遊戲:紅燈停、綠燈行

玩法:請一個小朋友當交通燈,一隻手拿紅燈,一隻手拿綠燈。其他小朋友當小司機,過馬路時要看紅綠燈,綠燈往前開,紅燈停下來,如違反罰停玩遊戲一次。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2

  【整改策略】

1、糖果袋改爲糖果盒,幼兒容易操作。

2、小羊散坐在地板上改爲圍成一圈坐,有利於集中學習。

3、製作標誌的難度降低,事先準備好已畫有嘴巴的標籤,讓小羊直接打"X"。

  【活動目標】

1、學習認識日常生活中幾種容易誤食的東西(如:藥、玻璃球、樟腦丸、乾燥劑),瞭解誤食的危害性。

2、嘗試製作禁止食用的安全標記,提高安全意識

3、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佈置場地:草叢、執教教師及配班教師帶羊村長,灰太狼頭飾扮演角色;幼兒帶喜(美、沸、暖、懶)羊羊頭飾扮演角色、課件《藥丸不是糖豆豆》

2、糖果袋(內裝有:玻璃球、樟腦丸、乾燥劑)人手一份、標籤,記號筆人手一份、一把。

  【活動過程】

一、羊村長播放課件《藥丸不是糖豆豆》,教育小羊不能亂吃藥。

1、羊村長帶小羊圍坐在草地上:小羊們,今天森林裏出了一件事。小超人卡卡被救護車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播放課件《藥丸不是糖豆豆》。

內容:小超人卡卡把藥丸當成糖豆豆吃進肚子裏,結果被救護車緊急送往醫院搶救。提問:小超人卡卡爲什麼送往醫院搶救呢?(卡卡把藥丸當成糖豆吃進肚子裏了)

3、教育小羊不能亂吃藥。

羊村長:藥丸看起來像糖豆,但不能亂吃。沒有生病的人吃了藥反而會生病的。

二、灰太狼來到草地上,撒下“糖果”等待小羊誤食。

羊村長:小羊們,灰太狼來了,大家趕緊躲在草叢裏。灰太狼拎着糖果袋來到草地。

灰太狼:好久沒有吃小羊了,肚子真餓呀。瞧,又香又甜的糖果,這可是我精心爲小羊準備的。那羣傻羊們要是把它們吃到肚子裏,就會頭暈眼花、肚子痛的在地上打滾,到那時我再把它們一起抓住吃掉。(灰太狼分發糖果袋在草地上)

1、小羊學習認識這些"糖果"的名稱用途,瞭解誤食的危害性。

2、每隻小羊拾起一包糖果袋,打開認一認裏面的"糖果"是什麼。

羊村長:灰太狼已經走遠了,小羊們快出來吧。瞧,這麼多的糖果袋,裏面裝了什麼呀?能不能吃呀?現在每隻小羊去拿一包糖果袋,打開看看。

小羊自由議論。

3、小羊一一認識它們的名稱及用途,瞭解誤食之後的危害性。

4、小羊製作禁止食用的安全標誌。

(1)羊村長:小羊們,現在趕緊把這些不能吃的東西都裝回糖果袋裏吧。你們瞧:我這裏有一個禁止食用的安全標誌,上面畫了一個大大的嘴巴和一個X,表示不能吃。把它貼在糖果袋上,就可以提醒其他的小動物們都不要吃。你們也來動手做做吧。

(2)小羊製作粘貼禁止食用的安全標誌。

5、灰太狼回到草地,羊村長拉響禮炮將灰太狼趕走。

(1)灰太狼回到草地,小羊們趕緊躲回草叢。灰太狼:咦?怎麼一隻小羊也沒有?

(2)羊村長拉響禮炮將灰太狼趕走。小羊們歡呼。

羊村長:小羊們,以後看到自己不認識的東西時,雖然它看上去很漂亮,聞起來很香,但也千萬不要吃,而是要先去問問大人,同意了你再吃,知道嗎?

(3)羊村長帶小羊們離開草地回家。

  【課後反思】

我覺得從小對孩子進行這樣的安全教育史很必要的,安全教育應該滲透在每日活動中,應不斷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使他們建立牢固的自我防護意識。特別是對小班的幼兒,針對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本活動用遊戲形式貫穿始終,幼兒的參與性、積極性很高,避免的單純說教的枯燥無味,通過遊戲,讓幼兒更深的體會到誤食的危害,增加自我保護意識。在活動中還有幾點需要改進:

1、教師示範操作材料應該要比幼兒實際操作的材料要大,幼兒能更加清楚地認知。

2、對於誤食的危害性這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可以更深入些,讓幼兒更加感同身受。

總之,安全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們除了在一日活動中一定要相互監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以保證幼兒的在園安全。還要切實做好家長的安全工作,讓家長配合班級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告訴幼兒一些安全知識以及一些防範措施,讓我們的孩子都能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3

有益的學習經驗:

知道不能隨便往嘴裏放東西,尤其是那些小物品放在嘴裏十分危險。

準備:

故事“思思遇險”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說說:“嘴是幹什麼用的?”

2、嘴是我們重要的器官,它可以幫我們吃東西,可以幫我們說話。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正確使用它,它也會給我們帶來危險。

3、現在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思思遇險”(附後)。

4、思思爲什麼會遇險?

5、什麼東西不能往嘴裏放?

6、把小物品放在嘴裏是十分危險的,它很容易滑到氣管裏,堵住呼吸。如果不及時取出來,人就會窒息。

附故事:思思遇險

思思有一個壞毛病,無論拿到什麼都愛往嘴裏放。媽媽爲此說了他許多次,爸爸還打過他,可他就是改不了。今天,他趁媽媽不注意,又把一個珠子放到嘴裏,這時媽媽走過來,他嚇得一張嘴,珠子就滾到氣管裏了。他立即感到喘不過氣來,小臉悶得通紅,媽媽喊他,他什麼都說不出來,只是用手使勁指着喉嚨。媽媽嚇壞了,知道他是將東西吞到氣管裏了,急忙把思思送到醫院,醫生立即給思思動了手術,將珠子取出來。醫生說:“如果再過1分鐘,思思可能就會憋死。”思思從此以後再也不敢把東西往嘴裏放了。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1.有關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裏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麼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回到家裏,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註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麼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2.集體討論:(1)媽媽爲什麼說沙沙做得對?(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着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1)你認識她嗎?(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3)那你應該怎麼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遊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爲正確的答案那一邊)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 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遊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麼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裏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裏有誰。

B.什麼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反思在活動的開始部分通過和幼兒講變色龍沙沙和一個陌生人之間發生的一段事情,引發幼兒在現有經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麼。再通過集體的學習,幫助所有幼兒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爲僅僅告訴幼兒“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後指導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動中設置了一些與幼兒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象,再通過遊戲活動,共同分析判斷,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5

教育領域:預防意外傷害的教育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的各種安全標誌,知道應該按照安全標誌的要求行動,初步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2.製作安全標誌,進一步瞭解安全標誌在生活中的作用。

3.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4.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請幼兒事先了解有關的安全標誌。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安全標誌大圖一套、安全標誌小圖人手一套、彩紙、水彩筆、油畫棒、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找一找:

1.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師:有一隻小猴叫嚕嚕,他碰到了一件難事想請你們幫忙解決,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教師邊播放課件邊講故事,引導幼兒根據畫面和經驗探索馬路上的標誌。

2.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師:爲什麼要有這些安全標誌,這些安全標誌有什麼作用?

師:除了馬路上的安全標誌,你還見過什麼安全標誌,在什麼地方見過,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繼續尋找有關的安全標誌。

二、說一說:

師:請你們在籃筐裏找出你們認識的安全標誌,告訴大家這些標誌是什麼意思?

鼓勵幼兒介紹安全標誌。

師:你在哪裏看到過這些標誌?它告訴我們什麼?

教師逐一出示幼兒介紹的對應標誌的大圖,告訴幼兒該標誌的正確名稱,並進行分類。

師:請你們想一想,如果沒有這些安全標誌行不行?爲什麼?

小結:生活中,到處都有安全標誌,如:馬路邊、加油站、兒童樂園、地鐵站等,它告訴我們需要注意什麼?絕對不能做什麼?我們一定要按照安全標誌上的要求行動,才能這樣既能保護自己又不影響別人。

三、玩一玩:

遊戲:看誰找的準。

教師說出一種安全標誌的名稱,請幼兒迅速找出相應的安全標誌卡片。

四、畫一畫:

師:想一想,在我們的教室裏、幼兒園裏,有什麼地方需要掛上安全標誌?

請幼兒嘗試動手設計和製作,讓安全標誌告訴我們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應該怎樣做。

師:請你們來介紹自己設計的安全標誌,告訴我們這個標誌有什麼用?

請幼兒用簡練的語言介紹自己設計、製作的安全標誌的內容和作用。

五、活動延伸:

幼兒將自己製作的安全標誌掛在合適的地方,並繼續探索相關的安全標誌,理解其含義。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爲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爲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2、學習迷路時可以採取的自救方法。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布偶、自制的安全胸章數枚、幼兒數量相等的自制叉牌

活動過程:

一、教師請幼兒手拿叉牌,教師講述故事。

1、教師出示布偶,告訴幼兒:今天要講的故事,是關於小朋友魯魯(布偶)的故事。小朋友如果覺得他有什麼地方做錯了,你們可以把手裏的叉牌高高的舉起來,這樣的話可以提醒他注意。

2、教師講述故事《迷路的魯魯》。

3、引導幼兒說一說如何來幫助魯魯處理迷路的困境,並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師生共同交流迷路時應該如何處理。

1、提問:小朋友們有沒有迷路的時候,迷路時你們是這麼做的?

2、教師小結:迷路時我們要留在原地等家人來找,也可以找可靠地成人或警察叔叔幫忙。找大人或警察幫忙時我們應該說清楚自己及父母的名字,家裏的電話號碼或父母的手機號碼。

3、請幼兒示範迷路時有人幫忙我們該怎沒說。

4、教師請個別幼兒示範與家人外出時應該牽着家長的手或拉住家長的衣角,以防走失,不可因看想看的東西而忘記跟家人同行。

5、另一教師扮演陌生人試圖帶走幼兒,請幼兒進行情景表演,引導幼兒想想遇到陌生人時要怎麼做才安全,表演好的幼兒給予安全胸章進行表揚。

三、教師總結:

什麼事情都要小心、多想一想這樣可以避免遇到危險的發生,比如:避免走失,小心和陌生人說話或談及家裏的狀況,不接受陌生人的禮物,單獨幫助陌生人等。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煤氣的作用和危險性,知道人在煤氣中毒時,會產生的一些生理反應。

2、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因漏氣而造成的事故事例。

2、煤氣竈一個。

3、關於一些煤氣發生的事故錄象。

活動過程:

一、認識煤氣竈、煤氣包,瞭解煤氣的用處

1。 出示煤氣竈和煤氣包,提問:這是什麼?你們家使用煤氣嗎?你們家的煤氣是從哪裏來的?煤氣有什麼用?

2。 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我們家用的煤氣有兩種,一種是管道煤氣,一種是煤氣包。

它們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能燒水、燒飯、燒菜┄┄

二、觀看錄象,瞭解煤氣的危險性。

1。 教師:煤氣的用處很多,可是如果不正確的使用煤氣,煤氣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危害。

2。 展示有關圖片或相關的報道,使幼兒初步瞭解在哪些情況下,會發生漏氣或爆炸事故。

3。 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談談煤氣造成的危險性有哪些?

教師小結。

三、組織幼兒討論,知道安全使用煤氣的方法以及發生以外後的自救方法

1。 怎樣安全使用煤氣。

2。 怎樣知道漏氣了?如何辨別呢?

3。 我們人體吸進了這些有毒的會有哪些反映呢?

四、教師結合幼兒的具體情況,重點講解幾個問題。

1。 當成人在廚房使用煤氣烹飪時,小朋友儘量不要到廚房。

2。 小朋友在家中,不要自己隨便動煤氣竈的開關。

3。 如果聞到異味,要及時提醒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