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手機這-便捷的通信工具已經成爲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必不可少的物品,中班幼兒大多有使用手機的經驗。教育內容應與幼兒生活經驗相貼近,應符合幼兒的興趣,所以我們設計了“小手機”這一活動。中班幼兒已經掌握團、搓、捏等泥工技能,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鞏固分泥團泥、壓泥,指導幼兒捏出手機的基本造型,引導幼兒感受手工勞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學習正確的分泥、團泥、壓泥方法,瞭解手機的製作步驟。

2.掌握製作手機的技巧,能塑造出自己喜歡的手機的外形。

活動準備:

各色橡皮泥、泥工板、手機實物,“幼兒學習材料”——《生活中的發現》。

活動建議:

一、出示實物手機,引導幼兒觀察,說說手機的外形特徵。

二、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手機的製作步驟,指導幼兒學習分泥、團泥、壓泥的方法。

1.請幼兒自主閱讀《生活中的發現》第 6 頁,探究手機的製作方法。

2.教師和幼兒共同梳理手機的製作步驟:

團個小圓球一—搓搓長——捏出屏幕——再搓個大圓球——搓搓長——捏出機身——將屏幕粘到機身上部——在機身下部粘上按鈕——插上天線,手機制作完成。

3.提問:怎樣分泥?分成大小不同的幾份?

三、指導幼兒製作,鼓勵幼兒大膽創新。

重點指導幼兒掌握屏幕和按鈕的製作方法,引導幼兒塑造自己喜歡的手機形狀。四、佈置“手機展”,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價作品。

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玩“打電話”遊戲,用自己製作的小手機互相打電話。

2.將小手機投放到相關活動區,供幼兒遊戲使用。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結合季節特徵設計製作不同風格的服飾,享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2.能充分發揮想象,表現自己的特色,大膽嘗試創作出與衆不同的作品。

活動準備:

2.能充分發揮想象,表現自己的特色,大膽嘗試創作出與衆不同的作品。

活動過程:

1.創設氛圍,引起幼兒興趣。

師:在上次的談話活動中,有的小朋友認爲冬天因爲天氣變冷了就不能穿上美麗的服裝,你們都同意她的說法嗎?(幼兒討論)

師:那我今天還請來了一位大班的小客人,你們瞧,她來了。(大班小客人和小朋友打招呼)“你們好!你們喜歡我穿的衣服嗎?它既暖和又好看,讓我在冬天也能穿得很漂亮!我很感謝設計這件衣服的設計師!”

2.引導幼兒觀看秋冬季服裝圖片的投影,激發幼兒創作激情。

3.幼兒製作服飾。

教師提供模特臉部、手和鞋子的紙模以及彩色紙及製作工具,幼兒進行創作。

4.展示幼兒作品,幼兒自評。

將幼兒作品通過投影儀進行展示,傾聽幼兒對自己設計的介紹,提出恰當意見。

(針對幼兒喜歡成人或同伴對自己的勞動成果加以關注和肯定的心理特點,我讓小朋友相互介紹作品,也促進了老師和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

活動延伸:

將主題牆佈置成“20xx~20xx《GOOD BABY》秋冬季時裝發佈”的主題,將幼兒設計的服裝作品、設計理念、設計師照片(幼兒)張貼在主題牆上。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1.嘗試用浸染法創作染紙圖案。

2.學習用色彩變化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感受,體驗創造的樂趣。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4.用舒適的方法握筆,享受大膽塗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提供各種染紙作品,組織幼兒欣賞。

2.瞭解並學習染紙的基本摺疊方法(米字折、田字折、摺扇折、任意折、卷搓折等)。

3.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的宣紙或餐巾紙,彩色墨水、水彩盤,作襯用的舊報紙,抹布。

活動過程:

一、展示染紙圍巾作品,引起幼兒創作的慾望。

師:天氣寒冷,小朋友們都戴上了圍巾,動物商店的小熊也想爲小動物們準備一些圍巾,它想請小朋友爲它製作一些漂亮的圍巾。

二、與幼兒共同探索用浸染法染紙的過程及方法。

1.摺疊:主要摺疊法有米字折、田字折、摺扇折、任意折、卷搓折等。

2.浸染:把需要染色部分浸入顏料中,發現浸在顏料中的時間長短與染色面積大小的關係。

3.平晾:將浸染好的紙漫漫打開,平放在舊報紙上晾乾。

三、幼兒嘗試染紙,創作各類圍巾的圖案。

1.提醒幼兒注意色彩的搭配,使畫面色彩明快、對比強烈。

2.染好後,小心地將染紙打開,平放在舊報紙上。

3.幼兒可嘗試多種折染的方法,感受不同折染方法能產生變化無窮圖案的樂趣。

4.舉辦小熊商店"圍巾展覽會",組織幼兒欣賞,進一步激發關心小動物的情感,培養審美情趣。

活動反思:

喜歡小動物是幼兒的天性,本次教學活動通過寒冷的`冬季,爲小動物製作漂亮的花圍巾導入活動主題。在坐小火車去森林王國的遊戲環節,引導幼兒對間隔排序的規律有初步的感知。在後面的觀察圍巾圖片環節加深對規律排列的認知,並通過親自粘貼圖案嘗試使用規律。情景內容的設計,貼近於幼兒的生活,使得幼兒在參與活動時始終興趣盎然,思維活躍,遊戲內容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積極性。在欣賞、製作的過程中,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操作活動給幼兒帶來的無限樂趣。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我的孩子中,有一部分孩子很愛採摘校園內的花朵,樹葉來玩。跟他講樹木的作用吧,這些深刻的道理,孩子們不可能領會的,他們一到下課就去玩樹葉,有的孩子是撿飄落的,有的孩子撿不到就乾脆摘樹葉。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孩子在一邊疊樹葉,一邊說“我的小山長高啦!”看着他很有成就感的樣子,加上一片紅彤彤的楓葉落在我的手上。我對着校園內的各種花草樹木沉思:這不是很好的教學素材嗎?於是我開始籌備我的樹葉剪貼畫。

活動目標

1、認識樹木的美化生活的作用。

2、提高還自己動手能力和大膽創作的能力。

3、活動中,培養孩子愛護花草樹木的環保意識,從而熱愛大自然。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5、願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難點: 孩子喜歡自己動手和大膽創作的能力

2、重點: 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

活動過程

1、出示花草樹木點綴下的優美風景。說說誰把這些地方打扮得如此美麗?

2、演繹氣候的乾旱,風沙捲起,綠地變沙漠的過程,老師一邊講解綠地是怎樣一步步變成沙漠的。

3、小結:花草樹木可以把我們生活的地方打扮得很美麗。

4、出示樹葉剪貼畫的作品。激起孩子創作的慾望。

5、出示早已爲孩子們準備好的樹葉。各種樹葉,各種顏色。帶孩子們在西山下的樹林裏收集自己喜歡的樹葉。強調一定是要自己撿來的。

6、指導孩子進行創作。老師巡視。

7、作品展示。評出好的作品。

8、活動小結 :花草樹木,不但可以打扮我們的生活,保護環境,還是我們很好進行的美術創作的很好材料呢!我們應該愛護他們。

9、延伸教育:出示被孩子折斷的樹枝,花朵。用他們編一個童話故事,自述遭遇。

教學反思

縱觀整個活動來看,我有收穫,也有不足。表現在:

1、活動的本生很有意義,孩子有了一次動手動腦的實踐機會。孩子們在看片子時,通過生動的講解,畫面的展示,觸到了孩子那可本來善良的心。他們喜愛花草樹木,憎恨風沙,乾旱。在動手創作樹葉剪貼畫時,孩子的興趣盎然。個個都躍躍欲試的樣子。這符合孩子的好動的特點。我做到了,讓孩子在玩中認知,感悟,創作。思想教育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2、由於對活動的設計的不完善,在活動中,我忽視了孩子操作能力弱的特點,費時過長,孩子在貼樹葉時粗糙,不夠美觀。有的孩子完成不了自己的作品,還沒有在玩中轉過神來。

3、若果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把它分成兩個部分。重點放在指導學生的動手剪貼上,二不會分過多的精力在思想教育的啓發上。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準備】

1、視頻、背景音樂。

2、紅、灰顏料各兩份,彩色筆、紙盤每人一份、抹布、大頭針。

3、轉換儀、黑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視頻,激發幼兒興趣,瞭解螃蟹的基本特徵。

1、今天,教室裏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一起看一看是誰?(播放視頻。)

2、是誰呀?(螃蟹)螃蟹是什麼樣子的?

二、教師出示範畫並講解。

1、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盤?看看他們是用什麼畫的?

2、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麼畫的?

(1)這是什麼?(顏料)老師邊念兒歌邊示範畫螃蟹的身體。

(2)幼兒跟老師徒手練習。

(3)老師念兒歌示範畫螃蟹的鉗子和八隻腳。

3、好玩吧?那我們再來畫一隻吧!

(1)把盤子轉一轉,橫過來畫出不同姿態的螃蟹。

(2)師生一起邊念兒歌邊學畫螃蟹的腳和大鉗子。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桌子上有圓盤子、彩色筆、顏料、抹布。我們可以一邊念兒歌一邊畫螃蟹。

1、鼓勵幼兒邊念兒歌邊畫,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創造性。

2、老師巡迴指導,指導幼兒畫滿一盤螃蟹,不要太擠。

3、提醒幼兒保持桌面、地面和畫面的清潔。

四、欣賞作品。

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一桌子的螃蟹,你最喜歡哪一盤螃蟹?爲什麼?

誰來介紹一下,你畫的是哪一盤螃蟹?誰來說說看,他畫得怎麼樣?

五、螃蟹舞退場。

師:來,我們排排隊,學學螃蟹爬吧,隨音樂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