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進行交流,瞭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幣的一般特徵。

2、引導幼兒瞭解"1元=10角"的人民幣兌換關係,並能夠在遊戲中運用,鼓勵幼兒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的知識。

活動準備:

和幼兒一起收集1角、2角、5角、1元人民幣若干,標明價格(1角~5角)的玩具9籃,遊戲幣每個幼兒一套。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人民幣並進行交流,發現不同面額人民幣的特徵。

A、先來看看1元的人民幣,你發現了什麼?(老師小結幼兒的回答,介紹一下1元紙幣上的風景圖案是"杭州西湖";1元的硬幣是銀白色的,有牡丹花或菊花圖案。)B、再來看看5角的人民幣,你發現了什麼?(老師小結幼兒的回答,介紹一下5角紙幣上的人物圖案是"侗族和苗族的阿姨";5角的硬幣是黃色的,有梅花圖案。)C、再來看看2角的人民幣,你發現了什麼?(老師小結幼兒的回答,介紹一下2角紙幣上的人物圖案是"彝族和朝鮮族的阿姨";2角的沒有硬幣。)D、最後看看1角的人民幣,你發現了什麼?(老師小結幼兒的回答,介紹一下1角紙幣上的人物圖案是"高山族和漢族的叔叔";1角的硬幣也是銀白色的,比1元的小些、輕些,上面有水仙花或菊花圖案。)2、引導幼兒瞭解人民幣的兌換關係。教師提問,幼兒根據問題操作遊戲幣,說說操作的結果:

A、如果用1角的去換2角的,怎麼換呢?(2角=2個1角)B、如果用1角、2角的去換5角的,可以怎麼換?

C、小朋友知道1元等於多少角呢?(1元=10角)D、如果用1角、2角、5角的去換1元的,可以怎麼換呢?(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進行兌換練習,幼兒說出一種方法,老師就請全班小朋友都來操作練習一下)3、做買賣玩具的遊戲,引導幼兒運用人民幣兌換的知識。

A、指定9個小朋友當"售貨員",就在每個小組賣玩具;其他幼兒當"顧客",先把椅子搬到牆邊,再去買自己喜歡的玩具。

B、老師鼓勵幼兒去買價格不同的玩具,並提醒幼兒付錢時要算一算帳。

C、在遊戲過程中,老師不斷地巡視,觀察幼兒是否能夠正確運用所學的兌換知識。

4、遊戲結束,小結遊戲的情況。

A、先請個別幼兒說說買了什麼,用了多少錢?

B、老師小結遊戲的情況,指出優點和存在的問題。

C、結束語:今天我們做了買玩具的遊戲,以後小朋友和家長去買東西的時候,就要動動腦筋算算帳了。我們學到的知識要會運用纔是真的學會了。

點評:

1、人民幣是幼兒生活中比較熟悉的物品,幼兒對它比較感興趣;隨着年齡的增加,幼兒有了獨自購物的機會,應該瞭解一些人民幣簡單的兌換知識;因此選擇這個內容適合幼兒發展的需要。

2、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觀察人民幣上的圖案,而不是僅僅侷限於認識人民幣上的數字,豐富了幼兒關於人民幣的相關知識;教師注意讓幼兒互相交流,說出自己的發現,而不是直接講解灌輸,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3、採用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方法引導幼兒瞭解人民幣的兌換關係,並讓每個幼兒親自去操作遊戲幣,這樣既能夠讓幼兒印象深刻,又便於教師觀察瞭解幼兒是否真正掌握了人民幣的兌換關係。

4、教師設計的"買賣玩具"小遊戲,爲幼兒提供了練習人民幣兌換的情境和機會,能夠讓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運用學到的知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分合,知道9分成兩份可以有8種分法,並記錄結果。

2、在探索操作活動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數字,在觀察中發現兩部分數之間的增1減1的關係。

3、會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9的組成

難點: 在探索操作活動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數字,在觀察中發現兩部分數之間的增1減1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學具:購物券、玩具圖片卡。

活動過程:

一、複習8的組成

玩“碰球遊戲”,出示數卡,師問:這數是幾?答“8”。師:今天玩碰球遊戲,教師與小朋友的數合起來是8。(例如),師:我的1球碰幾球?(答:你的1球碰7球)教師問,小朋友可集體回答,也可小組回答,也可個別回答。

二、學習9的組成

1、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熊貓阿姨的玩具店開業了,這個玩具店裏的玩具都賣9

元錢。熊貓阿姨還爲我們小朋友每人準備了8張購物券呢。

2、介紹購物券。

師:購物券上有什麼圖形?(圓形)一個圓形表示1元錢,兩個圓

形表示2元錢。這張購物券是幾元錢?(5元)爲什麼?(因爲上

面有5個圓)想一想,哪兩張購物券合起來是9元錢,正好可以買

一種玩具?等一會你能買幾種玩具?

3、分組進行活動。

(1)每組一個營業員(掛牌),其他幼兒去營業員那買玩具,營業員一定

要嚴格驗證小朋友是不是付夠了9元錢。

師:營業員一定要把好關,看看買玩具的人是不是付夠9元錢,不

然會賠錢的。

顧客買了玩具後,要將自己用的是哪兩張購物券、買的是什麼玩具

記錄到作業本上,記錄好後,再去買,看看誰買的多。

(2)幼兒把自己買的情況記錄到作業本上,例如我用1元錢和8元錢買了

只小狗。

4、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情況,發現互換關係。

師:誰來告訴大家,用哪兩張購物券合起來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種分法並板書。

師:哦,原來9有這麼多的分法呢,讓我們一起來按順序說一說吧。

9可以分成1和8…… 9有幾種分法呀?(8種)

三、活動延伸:

在角色遊戲中開設銀行、菜場、超市,把所學的組成經驗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

教學反思

這是一堂寓教於樂、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幼兒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探索出9的8中不同分法。

本活動注重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主動探索,獲得知識。活動中,運用去玩具店購物這一情節貫穿,爲幼兒提供多種活動材料,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主動、積極地探索出9的最佳分合方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

注重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活動中讓幼兒來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既是幼兒思維的.過程,又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

最後知識鞏固時,爲孩子創設了多個生活情景,讓他們把所學的組成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使得孩子們感受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初步瞭解桿秤的使用方法。

2 、探索不同秤在買賣活動中的作用。

3 、引發幼兒學習秤的興趣。

4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1 把桿秤

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引發幼兒對買賣活動中計量工具的討論 你們和家裏人去超市或者去菜場買菜的時候,怎麼知道你的菜要付多少錢呢? 這些工具怎麼用?它們是測量什麼工具?

二、教師出示桿秤,示範桿秤的正確用法,幫助幼兒瞭解其功能。 這就是桿秤,用它可以幫助我們測量要購買東西的重量,這樣可以計算出錢數 了。 這個秤由幾部分組成?它們分別叫什麼? 怎麼操作桿秤呢?誰願意來試試? 掛上物品後,桿秤的另一端要怎樣才表示秤好了?怎麼控制這一端是翹起來還 是低下去呢? 這本與那本比,誰更重?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秤一秤。 是這些水果重還是這基本書重?先猜一猜,我們來證實一下。

三、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幫助小朋友認識更多的測量工具。 還有哪些工具也可以測量重量呢?它們用在什麼地方呢?爲什麼我們常用的秤 這麼大,而中藥的桿秤這麼小呢?

猜猜哪些是電子的,哪些不是電子的。你是根據什麼判斷的呢?天平是怎麼稱 重的?天平一側托盤裏的金屬是什麼東西?根據什麼知道東西的重量?

小百科:秤亦作“稱”。衡器。或將不等臂的衡量輕重的器具皆稱爲秤,或指以看秤星計被稱物重量的提系槓秤,或單指秤槓。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想象力豐富,喜歡大膽創造、樂於講述。因此,教師爲幼兒設計巧妙、科學的講述空間是十分重要的。於是,在這次講述活動中,我選擇了一篇極其樸實、平淡的小故事《貓醫生過河》,希望藉助這篇具有極大想象空間的小故事,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與講述,在講述中體驗語言活動的樂趣,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故事的前半部分情節,運用合理的想象,續編故事的結尾。

2、在續編中,引導幼兒感受幫助別人之後的快樂。

3、進一步發展幼兒的發散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配套多媒體課件

活動流程:

提問直接導入――觀看課件,理解情節――發散思維,合理續編――完整講述

活動過程:

一、提問直接導入。

1、師:貓會游泳嗎?

2、師:可是在森林裏有隻貓,它是位能治百病的醫生,大家都叫它貓醫生。

二、講述前半段故事,理解情節。

1、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故事就是講這隻貓醫生,故事名字叫《貓醫生過河》

接連下了幾天雨,天氣一會兒熱,一會兒冷,森林裏許多小動物都生病了。貓醫生急忙拿着藥箱,準備去給小動物看病。貓醫生走到小河邊一看,愣住了,河水漲高了,小橋也被沖垮了,怎麼過河呢?

(1)提問:接連下了幾天雨,森林裏發生了什麼事?

(2)(觀看課件)師:貓醫生走到小河邊一看,愣住了。貓醫生爲什麼愣住了?發生了什麼事情?(河水漲高了,小橋也被沖垮了。)

(3)(觀看課件)師:這時,貓醫生的心情怎樣?會說什麼?是怎樣說的?(請幼兒學一學)

三、發散思維,合理續編。

1、師:貓醫生急得大聲叫起來:“喵喵,誰來幫我過河?誰來幫我過河?(課件演示),小朋友,你們說,誰會來幫助貓醫生過河呢?

(幼兒討論、交流。)

2、師:(課件演示)是呀,小動物們聽到貓醫生着急的聲音,都從四面八方趕來了?你們猜,它們會怎樣幫助貓醫生過河呢?會說些什麼呢?

a.分組交流、編述。

b.幼兒發散講述,教師及時整理幼兒語言,幫助幼兒聲情並茂地編述故事。

(當幼兒講述的內容與課件中的相符時,點擊課件,及時鼓勵。)

四、整理語言,完整講述。

師:小朋友們想出了這麼多的辦法來幫助貓醫生過河,實在是太棒了!那你們覺得哪種方法又快又安全呢?

(分小組)小組裏討論以下,然後選一個代表來把《貓醫生過河》的故事講給老師們聽,讓老師們來評一評,哪一組用的方法又快又安全,講得最精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測量過程中養成做事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體驗測量成功的快樂。

2、學會用首尾相接和做記號的方法測量不同動物身體各部位,能對測量結果進行簡單記錄。

3、喜歡將自己探索的過程及結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學會分析解決測量中遇到的問題。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課件、“一寸蟲”卡片若干;小圖片若干(知更鳥的尾巴、巨嘴鳥的嘴巴、斑鷺的腿、蜂鳥的全身)、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激發幼兒興趣,引出活動內容。

出示課件,提問:“這裏是哪裏,它是誰?”問:“一寸有多長”

二、運用“一寸蟲”測量不同動物的部位,探索測量方法,初步學會運用首尾相接和做記號的方法進行測量。

(一)運用多條一寸蟲測量知更鳥的尾巴。

1、出示課件,介紹一寸蟲,講述知更鳥請一寸蟲幫忙量尾巴的故事。提問:猜猜知更鳥的尾巴有多長?

2、幼兒用一寸蟲量知更鳥尾巴的長度。

3、幼兒交流測量的結果和方法,解決測量中出現的問題。

(二)出示課件,觀看一寸蟲測量知更鳥尾巴的片段,共同總結首尾相接的方法。

觀察課件,引導幼兒總結一條一寸蟲量知更鳥尾巴的方法。提問:一寸蟲是怎樣量的?它把身體的什麼地方連接在一起呢?

(三)用一條一寸蟲測量三種動物身體的不同部位。

1、出示課件,提問:又有許多的朋友想找一寸蟲幫忙,你認識它們嗎?

2、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鳥類圖片測量長度。要求:只能用一條一寸蟲進行測量。

3、幼兒交流測量結果,總結測量方法,鼓勵幼兒測量時要認真、仔細。

5、看課件,幼兒檢查自己測量的結果。用一條一寸蟲進行測量。

三、遊戲:量一量。

1、用一寸蟲量一量五官,再次體驗測量的方法。

2、兩個小朋友合作測量。交流測量結果

四、結束部分

講訴故事的結尾部分,當一寸蟲碰到夜鶯,是怎麼逃脫的。(因爲他有數學家的腦袋,他能快樂的解決困難)。在今後我們也會碰到很多困難,我們也能快樂的解決,因爲我們也有數學家的腦袋。

活動反思:

《一寸蟲》原是一個繪本教材,其寓意深遠。周聯老師通過藉助於故事情景來激發孩子們的測量興趣,讓孩子們在有趣的活動中獲得有關測量的概念。周老師利用繪本開展數學教學,理念新、選材巧,富於創新、效果好,給了我很大的啓發。聽課之時,我就萌發了一個念頭:回去後我也要試一試上這個活動。

回園後,我認真整理了聽課筆記,網上購買了《一寸蟲》故事書,反覆閱讀故事,感覺《一寸蟲》確實是一本很好的教育書籍。開展測量活動也適合大班幼兒,於是我想在自己班上試試開展“一寸蟲”數學活動,但又擔心:一是自己好久沒有開課了,缺乏自信;二是觀摩的課是特級教師上的,我行嗎?在陳老師的鼓勵下,我開始寫教案、準備教具,一次次改了又改。上課了,剛開始比較投入,到出示課件時出了“洋相”,圖片放不出來,當時我慌了手腳,“是從頭開始,還是活動停下來”,正在這時,吳老師靈機一動,上來幫我調好電腦,還好,我總算“一路順風”把課上完。通過這次活動,

有感之一是:感覺自己落伍了。特別在現代信息技能方面接受慢,遠遠不如青年教師。在課件的製作、多媒體的使用等方面我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

有感之二是:“一寸”是什麼?孩子們對於“寸”、“尺”這些測量單位沒什麼概念,測量對於孩子來說,枯燥而難於掌握。《一寸蟲》雖然是繪本,是語言學習的教材,但周聯老師能注意挖掘並梳理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數學元素,開發優秀繪本的教育價值,同一繪本能設計出不同類型的活動,充分地發揮了繪本圖書的教育價值,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今後,在自己的活動設計前,我將更加註重對教材的分析,挖掘其教育價值,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有感之三是:對我們教師來說,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讀書是不可缺少的。只有愛讀書,纔能有效的教好書,只有博覽羣書,才能更好的育人。讀書可以幫助你提高自己的教學素質,讀書可以幫助你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