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彙編6篇

【熱門】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彙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彙編6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詳細活動過程:

1、小朋友,你們好!聽說你們上午學了一個舞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你們還會跳嗎?我們一起跳起來好嗎?(進入活動室)

2、小朋友跳的真好,洋娃娃和小熊跳的室什麼舞啊?(圓圈舞)來,我們也來圍成圓圈坐下來玩個手指遊戲好嗎?

手指遊戲:教師:我的小手拍一拍,幼兒:(拍 拍 拍拍拍)

我的小手碰一碰, (碰 碰 碰碰碰)

我的小手握一握,(握 握 握握握)

我的小手敲一敲, (敲 敲 敲敲敲)

我的小手做三角, (做 做 做三角)

我的小手做個圓, (做 做 做個圓)

3、小朋友,誰的小手做的圓好啊,比一比誰的圓?(幼兒相互比手)

看,我的圓好嗎?(教師出示準備好的教具)

3、 你們可不要小看這個圓形,它可是一個寶圓啊,知道是誰送給我的嗎?告訴你們吧!昨天晚上我夢到孫悟空,孫悟空的本領可大啦,他七十二變,還教了我幾招呢!你們想不想看看啊?大家跟我一起喊123,這個圓就會變的,準備好!(齊)123,(教師翻動教具)這是什麼?(是西瓜),你們怎麼看出來是西瓜的?(有瓜紋啊,綠綠的)(齊)123變,又變成什麼了?(小娃娃),在圓形的圖面上添上眼嘴頭髮就變成了娃娃頭,真有趣啊!(齊)123變,這是大家最喜歡的足球,這也是圓形變的,上面有黑白格子,成爲大家喜歡的足球!

4、 我只跟孫悟空學了這幾招變法,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圓形還能變出什麼物體來呢?

幼兒想象,回答。示範繪畫,在投影儀上展示。

5、 剛纔小朋友在圓形上添畫了幾筆就變出了不同的物體形象,真是有趣,我發現小朋友很聰明,我有一個問題要問你們,除了圓形可以變,還有什麼幾何圖形可以變呢?(長方形可以變成。三角形可以變成。梯形可以變成。)

6、 小朋友說出了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可以變出好多的物體形象來,真棒!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會七十二變,我相信大家團結起來用聰明的智慧,靈巧的小手,在不同的圖形上添畫出不同的物體形象,肯定會超過孫悟空的本領的!你們有沒有信心和孫悟空進行一次比賽啊?

7、 每個小朋友找一個位置坐下來,在不同的圖形上添畫吧!(放輕音樂作畫)幼兒畫完一幅,交一幅,教師巡迴指導。

8、 作品展示:大家快來啊,我們來看看大家的作品吧!(在投影機上,投放幼兒的作品)

9、 總結:小朋友用聰明的智慧,靈巧的小手在不同的圖形上添畫幾筆就變出了不同的物體形象了,真棒,而且種類多多,我看到小朋友這些作品肯定能超過孫悟空的本領!(播放汽車的聲音)聽,是旅遊車來了,我們坐上旅遊車去花果山與孫悟空比本領去嘍!!(隨着音樂下場)

活動目標:

1、 啓發幼兒在規定的圖形上添畫成不同的物體。

2、 發展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彩筆 畫紙 投影儀 圓形教具(特製)

(兩個圓形虛線處縫合,再在圓形的面上繪圖。教師演示時要快,像是變魔術,幼兒會很感興趣。)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孔雀尾巴的造型美與色彩美。

2、學習用棉籤與手指表現出孔雀的羽毛。

3、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節假日與父母一起去動物園看看孔雀。

2、查閱有關孔雀的資料,初步瞭解孔雀,會跳舞蹈《金孔雀》。

3、PPT、顏料、棉籤、抹布、報紙。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花冠頭上戴,錦袍身上穿,尾巴似扇形,展開人人愛。

請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麼動物?(謎底是孔雀。)

二、遊戲體驗:

聽音樂,學學孔雀跳舞,用肢體去體驗、感受孔雀的美。

三、圖片體驗:

提問:孔雀哪裏最漂亮?它的尾巴像什麼?孔雀尾巴上的羽毛是怎樣生長的?還有什麼樣的東西是這樣的?

四、兒歌體驗:

小孔雀,穿花衣,

走來走去好神氣,

忽然開了五彩屏,

和我比比誰美麗。

五、繪畫體驗:

用棉籤畫出孔雀開屏時尾巴的樣子,手指蘸上顏料爲孔雀點出五顏六色的羽毛吧!

六、評價展示:

看看好朋友畫的孔雀漂亮嗎?漂亮的話就在星星榜塗上顏色吧!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爲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適用班級:幼兒園中班

活動目標

1、欣賞表現魚的各種形式,感知了解點畫特有的風格,提高幼兒的感受力。

2、觀看幼兒示範,傾聽教師講解,學習在指定範圍內畫彩色的點,表現美麗的大魚。

3、學會認真、耐心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棉籤若干,顏料盤每組2-3盤。

2、水墨畫、油畫棒、水彩等形式表現的各種形態的魚。

3、在白紙上畫一條魚的線條。

活動過程:

一、聽謎面、猜謎語、引出主題。

教師:有頭沒有頸,身上亮晶晶,有翅不能飛,沒腳倒能行。這是一種生活在水裏的動物,請你猜一猜這是什麼動物?

二、教師出示範例——魚。

教師:圖上有什麼?你知道它是用什麼筆、什麼顏料畫的嗎?

向幼兒簡單介紹繪畫的方式,感受不同的藝術風格。

三、欣賞幼兒用書,瞭解棉籤畫的特點。

教師:看圖說說,圖上有什麼?魚身上有什麼?魚鱗是怎樣的?你知道魚身上的魚鱗是用什麼表現的?

出示黑板上白色線條魚以及棉籤和顏料,請個別幼兒分別上來示範在大魚身上畫點點,表現彩色的魚鱗。

四、介紹操作要求。

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鮮豔的顏色。

在指定的範圍內自主地進行點畫活動。

點畫要均勻,畫面要用棉籤點滿空白的地方,不要留很大的空間。

五、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迴指導。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孩子給予個別指導。

六、展示幼兒作品,說說:你最喜歡的大魚。

七、帶領幼兒開展音樂遊戲:網小魚。

讓幼兒在歡快的音樂中,在池塘裏游來游去。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名稱:小鳥的天堂

設計背景: 《雲雀》原本是一首羅馬尼亞民間樂曲,它形象地描繪了春天裏的雲雀在藍天上歡快鳴叫的情景,這首樂曲在也廣爲流傳,因爲笛子的音色輕靈,也常常被用來演奏《雲雀》。聆聽《雲雀》,它歡快活潑,音樂形象鮮明,應該很適合大班孩子的欣賞。賞析《雲雀》,彷彿能看到雲雀在空中忽上忽下、歡騰飛越的情景,與此同時,我的腦海裏也閃現出《小鳥的天堂》的畫面。

《小鳥的天堂》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課程“玩水墨”中的一個國畫活動,活動的設計借鑑了吳冠中水墨作品中特有的形式美、簡潔美和節奏美,讓幼兒用濃淡墨畫樹林,用彩色油畫棒添畫小鳥。畫作色彩鮮豔、線條簡單明快,同樣表現了小鳥在樹林裏快樂嬉戲的場面。那麼《雲雀》能不能把《小鳥的天堂》整合進來,以收到11>2的效果呢?

新《綱要》中提出,幼兒的心理特點決定了幼兒教育必須是整體性的教育,幼兒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幼兒教育應該充分協調多種資源的教育影響,調動多方面的積極性,使幼兒教育形成一個系統,使各種因素髮揮整體的影響,提高幼兒教育的成效,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而近百年來音樂感知心理的研究也反覆證明:音樂感知活動不僅是一種聽覺感知的活動,而且是一種多感知通道協同工作的感知活動。立足於整合觀和多通道參與理論,我們完全可以在幼兒絲竹樂欣賞教學中,引導幼兒利用盡量多的感知通道來對音樂進行全方位、多層面的學習,激發幼兒對絲竹樂的興趣,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和審美情趣。

所以,我把《雲雀》的欣賞活動也改名爲《小鳥的天堂》,通過音樂活動和繪畫活動的滲透,通過欣賞表演活動和繪畫活動的`整合,讓欣賞表演活動爲繪畫打基礎作準備,讓繪畫活動加深對樂曲的理解,最終達到讓幼兒感知、熟悉、理解並表現《雲雀》的目的。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雲雀”,感受樂曲表現的快樂小鳥形象,能用身體動作進行模仿,並嘗試用繪畫的方式給予展現。

2.認識口笛,瞭解口笛的音色,感受絲竹樂豐富的表現手法。

活動準備: 笛子曲“雲雀”、畫有背景的畫紙四張、筆和顏料。

活動過程: 一、第一遍傾聽笛子曲“雲雀”。

1)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曲子,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聽一聽是誰來了?

2)幼兒欣賞。

3)提問:A.誰來了?

B.你爲什麼覺得是小鳥來了? 音樂聽起來怎麼樣?

C.這首曲子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是什麼樂器能演奏出像小鳥的音樂)

4)看圖片瞭解口笛:

a.你認識這種樂器嗎?

b.你覺得它和什麼樂器比較像?哪裏像?哪裏不同?

c.老師介紹口笛:是最小的笛子,音色比笛子還要高。

d.師:口笛的聲音是怎麼樣的?(細細高高)小鳥的聲音呢?(也是細細高高的),現在你知道爲什麼要用口笛來表演了嗎?(引導幼兒說說口笛的音色與小鳥的匹配)

二、傾聽音樂,模仿表演,加深對樂曲的理解。

1)你好象聽到小鳥在幹什麼?

請幼兒大膽模仿小鳥的各種動作。(老師可重點指導幾個動作如:飛翔、在樹枝上跳來跳去等,爲下面繪畫作鋪墊)

2)學一學個別表演得好的小朋友。

師:剛纔某某小鳥飛得可開心了,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飛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我還看見某某小鳥和某某小鳥在一起,你們來表演一下好嗎?我們找個好朋友一起學一學……

三、進一步理解樂曲。

1)教師:這首曲子叫“雲雀”,是用江南絲竹裏的口笛來演奏的。聽了這首曲子啊,我們就好象看到了小鳥在藍天上飛翔,在樹林裏舞蹈,特別地開心。

2)請幼兒聽樂曲,模仿表演小鳥的各種姿態和動作。

四、引導幼兒將小鳥歡快飛舞、嬉戲的形象畫下來。

1)師:快樂的小鳥們,你們剛纔是在哪裏跳舞的呀?

2)師:對,樹林、花園、草地都是小鳥喜歡的地方,是小鳥的天堂。瞧!這裏也有小鳥喜歡的地方,我們一起去看看(帶幼兒到底稿前,稍稍欣賞,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畫面)我們讓小鳥們飛上去吧,讓這裏也成爲小鳥的天堂吧。

3)幼兒合作繪畫小鳥,教師播放“雲雀”,巡視指導。

4)展示幼兒作品,適當講評。

師:你的小鳥在哪裏?它在幹什麼?你最喜歡哪隻小鳥?爲什麼??

五、再次欣賞。

1.師:小鳥的天堂裏真幸福啊!我也想去小鳥的天堂了,你們和我一起去嗎?

2.師:輕輕閉上眼睛,安靜地聽着音樂,想象一下,我們變成了小鳥,在小鳥的天堂裏快樂地遊戲、生活。(幼兒安靜欣賞音樂)

3.結束課時。

活動評析:

音樂欣賞,我們應該在“賞”字上多動腦筋,達到賞樂、賞情而賞心悅目;整合教學,我們應該在“合”字上多下功夫,達到合理、合情、合和而天衣無縫。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玩顏色,對色彩的變化感興趣。

2、學習簡單的拓印方法,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準備紅、黃、藍三種顏料,每人準備毛筆一支、調色盤一個,鉛畫紙、白紙、夾子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今天王老師要請小朋友一起來當小小魔術師好不好?”

教師出示調色盤,引導幼兒認識一下顏色:“你們看,老師盤子裏準備了一些顏料,這些顏料是什麼顏色的呢?”(紅、黃、藍)

2、引導幼兒大膽的嘗試變色遊戲。

(1) 師示範並講解:“今天我們就要用紅黃藍三種顏色來變魔術看看王老師是怎麼來變的好嗎?先拿一支毛筆蘸點水蘸上紅色,把它放在盤子裏,然後呢再蘸點黃色,把紅色和黃色攪和在一起變變變,你們看變出了什麼顏色?(橘黃色)把變出來的顏色塗在這個鉛畫紙上。”師再選擇別的顏色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變色1-2次。

(2) 幼兒進行調色操作,教師觀察,並進行適當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變色。師:“現在王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變魔術了,看看哪個小朋友變的顏色最多,變出來的顏色我們把它塗在鉛畫紙上,呆會有大用處。”(提出衛生要求——魔術師要小心啊,千萬別把魔術變到外面,

(3) 學習拓印的方法:(師出示一張白紙)“看王老師手裏有一張白紙,我們把它按在剛纔畫好的畫上,用夾子夾住,然後輕輕的在上面壓壓,再輕輕的提起來,你們看印出了什麼?”

3、添畫。

(1) 師示範給印出來的畫添畫。“王老師覺得有點象一隻螃蟹的殼,王老師把它變一變,變成一隻螃蟹行不行。”

(2) 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出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畫。

4、分享活動的樂趣,積累經驗。

教師展現幼兒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教師及時鼓勵、表

揚一些作品富有創造力的幼兒。

點畫:梅花(中班美術)

教學目的:

1.學習用手指點畫梅花,體驗點畫的快樂。

2.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學準備:梅花,範畫,顏料,白紙。

教學過程:

1.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爲每一朵花都是那麼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麼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

2.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保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麼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麼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

3.看好老師是怎麼做的(教師示範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4.幼兒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5.成果展示。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設計背景

這節美術課我是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及其生活經驗,從幼兒的生活經驗中挖掘題材,《帽子》是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題材。在幼兒的興趣點上,鼓勵幼兒生成自己想創作的東西,豐富幼兒的內心創作激情。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觀察不同角度的帽子,讓幼兒知道每一種物體通過多角度觀察到的帽子形狀都是不一樣的。然後通過帽子的形狀進行借形想象。由於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帽子,因此幼兒畫出來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非常豐富。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多角度瞭解帽子的基本構造,大膽地進行藉助帽子的“形”添畫想象。

2、培養幼兒發散思維能力和通過生活經驗進行想象的能力。

3、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重點難點

讓幼兒通過多角度瞭解帽子的基本構造,大膽地進行藉助帽子的“形”添畫想象。

活動準備

實物:帽子 課件 畫紙 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物帽子,引出課題。

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師:帽子有好幾種如功能遮陽、擋雨,還可以保暖,所以帽子所用的材料不同、款式也不同,今天代老師帶來的帽子是其中的一款。

  二、整體觀察帽子的形狀和構造。

1、觀察帽子的形狀。

這頂帽子看上去怎麼樣?像什麼?

2、瞭解帽子的構造。(演示課件)

你們知道帽子可以分幾個部分嗎?

(引導幼兒觀察帽子,根據幼兒說出的部分,引出帽蓋和帽檐)

3、教師小結:帽子是帽蓋和帽檐組成的。

  三、局部觀察帽子,教師示範繪畫。(演示課件)

帽檐是什麼形狀?上面有什麼花紋?(特寫帽檐)

帽蓋的形狀是怎麼樣的?上面有什麼?看上去像什麼?(特寫帽蓋)

3、 轉換角度觀察。(教師選擇一種範畫)

1、從頂部上 、下觀察,帽子的形狀發生了什麼變化?帽檐的形狀怎麼樣,帽蓋的形狀怎麼樣?這時像什麼?

2、從底部下 、上觀察,帽子的形狀和剛纔一樣嗎?發生了什麼變化?現在是從那個角度看的呢?

3、出示課件:三張不同角度的帽子

教師小結:原來同一頂帽子,從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狀都是不一樣的,小朋友也要學會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

  四、教師示範繪畫。

現在老師也選擇一種角度來畫帽子,你們等會兒來猜猜。

  五、 欣賞範畫

  六、幼兒作畫

1、如果你們想把帽子畫下來,你想從哪裏開始畫?

2、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張貼到黑板上。

  七、 啓發想象。

教師根據幼兒的作品轉換角度啓發想象。

這頂帽子倒過來像什麼?你能把它變成什麼?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觀察不同角度的帽子,讓幼兒知道每一種物體通過多角度觀察到的帽子形狀都是不一樣的。然後通過帽子的形狀進行借形想象。由於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帽子,因此幼兒畫出來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 。不足之處:在做畫的過程中,個別幼兒不聽指揮,隨心所欲。今後我將在教學中多學習、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