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8篇

關於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作爲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8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可愛的小雞(水墨畫)

【設計思路】

中國水墨畫,是我們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民族間美術,在幼兒園開展水墨畫教學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畫具有簡練、概括的特色,用毛筆蘸墨畫畫。可大可小,可粗可細,可幹可溫,揮灑自如,變化無窮,痛快淋漓,中班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他們觀察事物的能力也有明顯的提高。小雞是小朋友喜歡,又熟悉的小動物,教他們畫小雞,比較容易,幼兒學得快、學得牢,也學得輕鬆。很適合幼兒作畫大膽,構思誇張的特點。

【活動目標】

1、學習水墨畫的握筆和用筆方法。用毛筆的側鋒畫橢圓、中鋒勾線和畫圓點,表現小雞的外形特徵和不同姿態。

2、能大膽下筆、激發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

3、培養幼兒喜愛民間美術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羣雞”,帶領幼兒觀察小雞的外形特徵及動態。

2、帶領幼兒欣賞內容簡單的水墨畫若干幅。

3、操作材料“小雞”,活動貼絨小雞、宣紙。墨汁、毛筆、洗筆瓶、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小雞,激起幼兒興趣。

1、教師從盒子時拿出三隻小雞,讓小朋友觀察,並講述雞媽媽孵出了一羣可愛的小雞,請小朋友幫雞媽媽看看小雞由哪幾個部分組成?長得怎麼樣。

幼兒回答後教師總結:小雞長得很可愛、圓圓的頭、圓圓的身體、還有尖尖的嘴,肚子底下長着兩條細細的腿。

2、引導幼兒欣賞“羣雞”圖。

出示圖畫“羣雞”:提問:你們看這幅畫家爺爺畫的一羣雞是什麼樣子的?它們在做什麼?

教師鼓勵幼兒結合自已平時對小雞的瞭解,理解國畫中各小雞的動態,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力。

3、出示動貼絨小雞,變化小雞的各種不同姿態,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提醒幼兒可畫出各種神態的小雞。

二、引導幼兒學習水墨畫筆鋒的基本用法

1、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用水墨畫方法來畫小雞。它是用毛筆和墨汁來畫的。

2、教師示範:先用毛筆蘸上水墨,讓毛筆躺下來,稍稍用力畫出小雞的頭和翅膀,翅膀比頭畫得大一點,再用筆尖像走路一樣勾出小雞的嘴巴,胸,肚子和爪子,最後用筆尖(像跳一樣)點出雞的眼睛。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雞媽媽現在要請小朋友給小雞畫像,它還想問問小朋友畫的小雞在什麼地方?在幹什麼?

幼兒先觀察操作材料,後在其空白處作畫,教師以雞媽媽的口吻指導幼兒掌握用筆方法

四、總結評價

教師以雞媽媽的口吻感謝小朋友爲它的小雞畫像。遊戲:“小雞小雞在哪裏”。

活動建議:

教師的活動小雞是磁性的,便於教師和幼兒操作。

活動延伸:

1、提供給幼兒水墨畫的工具材料,鞏固小雞畫法。

2、班級養植角,飼養小雞。

3、用圓形、橢圓形拼搭各種不同姿態的小雞。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一、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線條與圖形,對樹杆及樹葉進行創造性地裝飾與表現。

2、在活動中初步萌發愛護樹木的情感。

二、 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線條與圖案裝飾樹杆與樹葉。

難點:表現樹枝交錯生長的形態。

三、 材料與環境創設:

1、在散步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樹木,瞭解樹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

2、範例二幅,幼兒用紙,彩色水筆,各色水粉,音樂帶。

四、 設計思路:

中班下學期美術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在欣賞中豐富幼兒的裝飾表現能力。在近階段美術目標中以色彩、線條裝飾爲主,且中班幼兒對色彩及圖形、線條表現十分敏感,樂意使用這些方法裝飾自己的畫面,圍繞這個目標,我們從幼兒生活經驗、認知領域等各方面選擇教學內容。我結合春天萬物復甦,自然生長等季節特徵,以散步、談話活動形式,豐富了幼兒對樹木的認識,瞭解樹木與人類生活環境的密切聯繫,在此基礎上設計了活動《走進未來的森林》,讓幼兒在繪畫中進一步發揮對樹的暢想,加深瞭解自然與人的密切關係。其中在導入情境中引起幼兒的作畫興趣,又通過欣賞討論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接着以優美的音樂渲染創作環境,引起幼兒遐想。整個活動以發展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爲教育目的的。

五、 流程設計:導入情境――>討論欣賞――>聯想創作――>引導講評

(一)導入情境:

1、師:最近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樹木,它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老師想考一考小朋友,爲什麼說樹是人類的好朋友?樹木對人有些什麼幫助呢?(幼兒討論回答)

小結:樹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它保護了我們的環境,又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這麼美麗舒服,大家都很喜歡樹。

2、師:如果將來的樹木能變得更漂亮,那該有多好呀!

提議:今天我們一起去未來的森林裏走一走,看一看未來的樹木會是什麼樣子的?

(二)討論欣賞:

師:走走走,出發啦!

1、 討論一

師:我看見了一棵大樹!(示範畫一根豎線)

問:這是棵大樹嗎?爲什麼?(樹杆太細了,大樹樹杆粗粗的)

師:我來加加粗,現在這棵大樹的樹杆可粗啦!樹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們大家打招呼。

問:樹杆上長着什麼呀?樹枝比樹杆粗一些還是細一些?樹枝是怎麼樣長的?像搭積木一樣,一個接着一個往上長。(師邊示範邊討論)樹枝越往上長就越細,越短了。

2、討論二

問:這棵大樹上會長什麼樣的葉子呢?

(幼兒擴散,師選一種添上,畫滿樹枝)。

問:樹身上還少了什麼?我們給樹杆穿件什麼花紋的新衣服?

(幼兒擴散,師選一種示範)。

3、 欣賞比較:

師:森林裏會有多少棵樹呢?(許多棵)那我們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來的樹。

(出示範例)一下子找到了許多棵。

問:這些大樹穿上了什麼花樣的新衣服?(幼兒比較,教師歸納形狀,排列形式)。

他們的樹葉變成了什麼樣?象什麼?(幼兒聯想)

(三)聯想創作:

師:未來森林裏的樹真漂亮,我們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開心。

提示

1、未來的森林裏大樹多還是小樹多?(大樹多)

2、引導幼兒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幾棵不一樣的樹。

3、在森林裏我們已經找到了許多未來的樹,趕快找幾個朋友一起玩,一個人可能會在森林裏迷路的。(出示範例2)看,我和我的朋友們玩的多開心。(引導幼兒添畫背景)。

4、今天天氣真好,陽光從樹縫中鑽進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寶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導講評:

師: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該集合了(集中幼兒注意力)

1、今天你在未來森林裏找到了幾位新朋友?(幼兒數數)

2、你們找的真不少,還剩下一點時間,我們來一起去看一看朋友們找到的未來樹吧!(幼兒繞場走)

師引導幼兒看樹杆上的花紋,有些什麼形狀葉子等。

結束:今天的旅行真開心,我們該和樹朋友再見了,希望小朋友們今後學會各種本領,將來真的能把這些未來樹種出來,打扮我們的環境。

評析:

隨着教改的深入,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所在。在本次活動中,老師精心設計較好地體現了現代美術的要求,對促進幼兒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其一,整個活動設計情景性強。教師設計了“走進未來的森林”這一情景,在寬鬆,愉悅的環境中,通過師生看看,找找,種種未來樹,激起幼兒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爲幼兒的創作開拓思路。

其二,活動設計體現整合性。“愛護森林,保護環境”是人人皆知的,但真正內化爲學齡前兒童的情感與行爲是較難的。今天的活動既滿足了幼兒的大膽想象,大膽創作的繪畫慾望,又培養了幼兒愛護環境的美好情感。

其三,活動中幼兒參與才主體性強。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自主選擇材料、自己設計未來樹,孩子們專注的神情、投入的神態,充分體現了他們的需要,成功的體驗。

建議,在欣賞討論過程中可適當簡略些,讓幼兒有更多的時間聯想創作。體驗成功。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細緻的觀察鳥兒飛翔時的不同動態,嘗試運用繪畫的方式創造性的表徵。

2、體驗作品中不同動態的鳥兒滿天飛的景象帶來的美感。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感受色彩對比。

活動準備:

1、小鳥飛行視頻,圖片,鳥叫聲音樂。

2、水彩、A4畫紙若干。

活動要點:

1、鼓勵幼兒創造性的個性表現,提示表現小鳥的各種變化。

2、要求畫中有大有小。

3、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豐富畫面內容。

活動過程:

一、傾聽小鳥叫音樂,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播放鳥兒叫聲的音樂,在優美的音樂襯托下教師引導幼兒:想一想、猜一猜,鳥兒在幹什麼?(天空中許多小鳥聚在一起,嘰嘰喳喳,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在說悄悄話,還有的在睡覺……千姿百態,好熱鬧,在這裏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師:小朋友你們想過沒有,我們要是能變成會飛的小鳥,該多好啊!那就可以飛呀飛呀,飛過城市、大海、森林。飛到我們想去的地方,去和天上的彩雲作朋友,去迷人的彩虹坐滑梯……

二、引導觀察:教師出示鳥的圖片、視頻引導幼兒觀察鳥兒飛翔時的各種各樣的動態。

1、教師引導幼兒認識視頻中的鳥,認真、細緻的觀察鳥兒的不同外形特徵。

2、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描述,並用身體動作模仿鳥兒飛行的不同形態,加深印象,爲幼兒繪畫作準備。(鳥兒在休息、鳴叫、飛行、交流時;正面、側面、頭、嘴巴、眼睛、翅膀、尾巴的位置分別是什麼樣的)。

師:對了。我們現在就把鳥兒在天上飛的模樣畫下來,等我們真的變成鳥的時候,看看到底誰飛的漂亮。

三、教師指導幼兒進行繪畫。

1、重點指導幼兒創造性的畫出形象中的鳥兒飛行時的各種形態。

2、指導幼兒在給作品塗色時主義色彩搭配和諧、美觀。

3、教師可根據幼兒的繪畫情況啓發幼兒進行添畫,是鳥兒滿天飛的畫面更加生動。

4、組織幼兒交流分享作品。

教師可引導幼兒講述畫面,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一隻鳥,爲什麼?

活動延伸:

指導幼兒繼續觀看視頻、圖片,進一步感知鳥兒在空中飛翔時的不同動態,並用身體動作進行模仿。

活動反思:

鳥兒是孩子熟悉且喜歡的朋友,當他們看到五顏六色的鳥兒時,他們爲之驚歎:哇!麻雀、老鷹、還有天鵝……尤其對它們各種飛行的姿態充滿了好奇,所以他們觀察的仔細、認真。

在繪畫過程中,由於幼兒掌握了鳥兒飛翔的不同形態的經驗,所以整個畫面特別豐富,使“鳥兒滿天飛”變得更加生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拓畫別具一格的美,用紙團拓出美麗的色彩,體驗紙團拓畫的樂趣與成功的快樂。

2、學習紙團拓畫的方法,訓練小手靈活性。

3、養成有序操作的習慣和耐心、乾淨的操作習慣。

(本次活動設計爲幼兒分組活動,安排十二名幼兒參加)

活動準備:

1、活動場地安排在教室門口的地墊上

2、大班小朋友準備好的時裝表演(有一名幼兒穿着紙團拓畫的服飾,其他幼兒穿着自己的衣服)。

3、請大班的張老師扮演小白兔,身上穿着紙做的漂亮衣裳

4、材料:桌子三張,每張桌子上放有紅、黃、藍顏料各一盤毛巾每人一條

5、教具:顏料若干,報紙一張,張老師穿着的紙做衣裳

6、學具:教師準備好十二個用紙做成的衣服,幼兒人手一個。報紙若干張

7、節奏明快的音樂與舒緩的鋼琴曲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欣賞由大班小朋友表演的時裝表演,(music)讓幼兒觀察,其中一名幼兒所穿的衣服和其他小朋友的衣服有什麼不一樣。

(2)討論出這個小朋友的衣服是紙做的,衣服上有很多漂亮的顏色。請這個小朋友告訴大家,衣服上是“紙團拓畫”。

2、請大班的張老師扮演小兔子跳出來,跟小朋友們說:“嗚嗚,我的衣服沒有她的漂亮,我也要這麼美麗的拓畫。”以此來引出下面教師的示範操作過程。

3、引導幼兒學習紙團拓畫的方法及具體操作步驟。

教師邊引導幼兒邊做相應的示範:

1)引導幼兒觀察,想想:用報紙怎樣來畫畫?請一名幼兒到前面來試一試,教師再進行示範,把報紙揉成一團,用力捏緊。

(2)用右手捏住紙團,選一種自己喜歡的顏色,把紙團在顏料盤中蘸一下,然後輕輕拿起紙團,慢慢放在娃娃的衣服上,用力印一下。

(3)繼續選擇不同的顏色進行拓畫,讓娃娃的衣服上綻放出各種美麗的色彩。

(4)最後將娃娃貼在牆上。

4、待要求,幼兒分組操作,教師指導。(music)

引導幼兒自由分組(分成三組,每組四名幼兒),互相啓發、學習,按步驟有序地操作。提醒幼兒耐心細緻的操作。鼓勵發展快的幼兒獨立操作,發展慢的幼兒可觀看他人制作然後才動手操作。提醒幼兒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潔。

5、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請幼兒穿上自己紙團拓畫的衣服,組織幼兒互相欣賞所有的作品,選出色彩最漂亮,最整潔、乾淨的作品。教師從幼兒的態度、能力、效果進行簡單的評價,肯定與鼓勵本次活動有進步的幼兒。聽音樂小朋友們表演時裝秀。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小貓頭鷹》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外國文學作品。圖畫藝術性強,富有情感,故事的主題來自於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夠引起幼兒的共鳴,故事講述的是,三隻小貓頭鷹——秀秀、皮皮和比比在黑夜中等媽媽回家的'溫馨故事。作者將貓頭鷹擬人化,並且利用淺白易懂的文句,透露出孩子在等待媽媽回家時的彷徨與憂心。

書裏面的小貓頭鷹很勇敢地在黑夜裏等媽媽回來,這個故事情節非常適合現在我們小班的孩子,正好適合當下小班寶貝們的心情,從小貓頭鷹身上看到了自己。活動中首先通過視頻,讓家長初步瞭解故事內容,通過遊戲互動提高幼兒閱讀興趣,爲鞏固幼兒對《小貓頭鷹》的理解,通過動畫視頻提高幼兒專注力。在活動延伸部分,爲幼兒準備翅膀,引導幼兒用多種形式去表現故事。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書,理解畫面所要表達的內容。

2、指導家長運用繪本閱讀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興趣,提高幼兒語言以及綜合素養,讓幼兒體驗閱讀的樂趣。

重點:理解故事大意,感受故事所傳遞的情感。

難點:支持和幫助幼兒通過遷移生活經驗深入理解故事,並學習大膽表達。

三、活動準備:

1、繪本6本、小椅子、墊子若干。

2、ppt課件、視頻、背景音樂。

四、活動過程:

1、欣賞繪本故事課件

2、教師提問環節

剛纔大家看了這個繪本故事《小貓頭鷹》有什麼感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家長是不是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比如說您要去上班,把孩子託付給爺爺奶奶或者送孩子入幼兒園,您的孩子會有什麼樣的表現,是不是也會像小貓頭鷹一樣內心彷徨?我們家長朋友是怎麼做的呢?(家長探討)

3、親子游戲(猜猜我是誰)

4、請寶寶和家長共同欣賞視頻《小貓頭鷹》

5、親子閱讀

請寶貝們領着自己的爸爸媽媽,拿着自己的小墊子坐下來,今天老師把你們最喜歡的《小貓頭鷹》帶來了,寶貝們過來拿吧(禮貌用語),現在請大家用你們最喜歡的方式進行閱讀。

6、互動環節

現在寶貝們是不是已經變成了一個個勇敢的小貓頭鷹了?誰最勇敢?那你會像小貓頭鷹一樣飛嗎?你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五、交流與分享

六、活動延伸

做各種各樣的翅膀,創編繪本。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冷暖色系的特點,體驗冷暖色帶給人的不同感受。

2、嘗試以暖色爲主想象創作一幅畫。

3、提高運用色彩的能力,體驗色彩創作的樂趣

活動重點:認識冷暖色, 感知色彩的冷暖,體驗冷暖色帶給人的不同感受。。

活動難點:嘗試以暖色爲主想象創作一幅畫。

活動準備:

暖色色卡、冷色色卡若干、課件圖片、蠟筆、圖畫紙若干、冷暖色的家(紙箱兩個:上貼太陽和雪花各一)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課件: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畫,大家看看畫得是什麼?太陽是什麼顏色的?太陽照在我們的身上有什麼感覺?引導幼兒用動作或詞語表達。

師小結:這幅畫用紅、橙、黃色來表現太陽,看了以後讓我們覺得很溫暖。

2 、現在請小朋友看看這幅畫(冬天的景象):畫的是什麼時候?圖上有什麼顏色?看了這幅畫後你覺得怎樣?

師小結:這幅畫用白、藍、綠色來表現冬天,看了以後讓我們覺得比較冷、比較安靜。

二、出示圖形課件:

1、出示暖色圖形,這些圖形是什麼顏色?看了這些顏色後你感覺怎麼樣?

師小結:這些紅色、黃色、橙色如同太陽給我們的感覺一樣是溫暖的,給我們帶來新的溫暖、希望,它們屬於暖色。

2、出示冷色圖形,這些圖形是什麼顏色?看了這些顏色後你感覺怎麼樣?

師小結:藍色、綠色、紫色好像冬天給我們的感覺一樣比較冷、比較安靜,它們都屬於冷色。

三、引導幼兒對比圖案相同、顏色不同的兩幅畫(課件):

我們畫畫時經常用到冷色和暖色,用的顏色不同給人們的感覺也會不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着兩幅圖:這兩幅畫一樣嗎?有什麼不同?看了後感覺怎麼樣?

師小結:這幅畫以藍色爲主,藍色屬於冷色,所以給我們的感覺比較冷,另一幅畫以橙色爲主,橙色屬於暖色,所以給我們的感覺比較溫暖。

四、引導幼兒欣賞名畫:

1、引導幼兒欣賞暖色調的名畫:這些畫用了那些顏色?看了後感覺怎樣?

(這些畫主要以紅色、黃色、橙色爲主,這些顏色都屬於暖色,我們也說它們屬於暖色調的畫,所以我們看了這些畫覺得很溫暖。

2、引導幼兒欣賞冷色調的名畫:這些畫用了那些顏色?看了後感覺怎樣?

(這些畫主要以藍色、綠色、紫色爲主,這些顏色都屬於冷色,我們也說它們屬於冷色調的畫,所以我們看了這些畫覺得比較冷。

五、遊戲《找家》

要求:將顏色分別放到自己的家中。(分冷、暖色)

剛纔我們認識了暖色和冷色,現在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小朋友的籃子了有一些卡片,大家看看它們是什麼顏色,然後幫它們找家,把屬於暖色的卡片送到貼了太陽的房子裏,把屬於冷色的卡片送到貼了雪花的房子裏,看看誰送的又快又對。

遊戲後集中幼兒,教師小結:我們來看看小朋友送對了嗎?這是什麼顏色?它屬於暖色還是冷色?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國旗含義的基礎上給國旗塗上顏色,注意邊角的上色。

2、培養幼兒愛國熱情。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國旗的圖片、沒有上色的國旗圖案、蠟筆

活動過程:

1、幼兒回憶國旗是什麼樣子的,教師將國旗的圖片用多媒體再次展示出來,加深幼兒的印象。

2、讓幼兒自行進行國旗的塗色,明確五顆星星是用黃色的蠟筆或者是黃色的水彩筆,紅色的底色用紅色的蠟筆進行塗色。

3、引導幼兒將五顆星星和國旗邊緣上色完整。

4、塗好顏色放入作業袋中。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先認識國旗,然後製作國旗。 在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已有經驗和帶來的國旗,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比較知道國旗有5顆黃星(一顆是大的,四顆是小的)、重點讓幼兒觀察到五顆星星的位置是在國旗的左上角,一顆在中間,四顆星星圍在大星的周圍(每顆小星星的一個角對着大星),然後和孩子一起完成示範活動。通過這樣的方法使幼兒產生強烈的參與願望,較好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使幼兒能較好地掌握操作技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內容與要求:

1。鞏固對紅、黃、綠三種常見顏色的認識,感受色彩的美。

2.在大膽選色、塗色的活動中體驗活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重點:鞏固對四種常見顏色的認識,學習塗色的快樂。

難點:學會造圍牆,鋪小路的塗色方法。

活動準備:

①已認識紅、黃、綠、三種常見顏色;②活動前認識果醬,並讓幼兒欣賞塗有果醬的麪包圖片。

材料準備:

①教具:兔媽媽頭飾一隻,自制烤箱一隻,圍裙一條。

②學具:人手一張鉛畫紙(剪成各種麪包形),,紅、黃、綠的油畫棒。

活動過程:

導入:講述小故事,創設遊戲情境,引發興趣。以兔媽媽身份講述故事:“在一座美麗的大森林裏,住着許多的小動物,我是兔媽媽,是森林有名的麪包師。我烤的麪包不但好吃,而且形狀也好看。小動物們可喜歡啦!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兔媽媽的年紀慢慢兒變大了,現在我都想收一些徒弟,把自己做麪包的本領都教給他們。可是我找了很久也沒找到合適的徒弟,真着急呀。噢,有了,我知道你們都很聰明,這樣吧,你們來當我的兔寶寶,我把做麪包的本領都教給你們好嗎?”

新授:教師示範──“烤麪包”

1.先捲起袖子,取出白色麪包。

2。介紹“果醬”,認識顏色。(瞧,媽媽帶來了許多果醬,先來考考兔寶寶,這是什麼顏色的水果醬?)

3.把麪包掰開,塗抹果醬。

☆我可喜歡吃紅色的西瓜醬了,就來一點吧:先造圍牆,再走小路,塗滿整個麪包。

☆我還喜歡吃黃色的香蕉醬,還可以來點綠色的蘋果醬

☆果醬塗好了,現在我們把塗滿果醬的麪包合起來,壓一壓,免得果醬流走了。

4.烤麪包。

現在兔媽媽把塗滿“果醬”的麪包合上,放入烤箱,打開開關。烤一會兒,麪包變黃了(師用油畫棒在麪包外面塗上金黃色)。

5.展示麪包。

好,我的麪包烤好了,聞一聞,好香,嘗一嘗,脆脆的,打開面包,兔寶寶們看看,噢,裏面全是果醬了,真好吃。

練習:幼兒學習“烤麪包”,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巡迴指導:

1.詢問幼兒放了哪些“果醬”,鞏固對常見顏色的認識。

2.提醒幼兒要塗飽滿,鼓勵幼兒用多種“果醬”塗滿麪包。

3.提示幼兒把麪包烤得金黃的。

評價:展示幼兒的“烤麪包”,請客人“品嚐”

1.提示:麪包烤好了,聞聞看香嗎?掰開面包看看裏面是否全時“果醬”?

2.引導:請小兔子們告訴客人:你塗了哪些果醬?並請客人們品嚐你烤的麪包味道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