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

有關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一、設計背景:

大班的小朋友對生活中常見的符號開始產生比較濃厚的興趣,在之前的教學活動中都有認識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標誌,懂得符號的實際意義,也體會到標誌符號爲生活帶來了便利。

基於此基礎,我針對本班小朋友的認識水平,設計了《認識紅綠燈》的安全活動,旨在讓小朋友懂得看紅綠燈的信號

並遵守東綠燈的交通規則,提高幼兒交通安全意識

二、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綠燈,瞭解基本的交通規則,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2、通過參與情境遊戲活動,理解紅綠燈的作用,進行安全教育。

3、從小樹立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品質,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紅、黃、綠燈,瞭解基本的交通規則。

2、難點:理解紅綠燈的作用,並在遊戲中遵守紅綠燈交通規則。

四、活動準備:紅、黃、綠燈圖片,多媒體課件。

五、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教師出示紅、黃、綠三張圖片,讓小朋友猜猜你想到

了什麼?引出活動主題,跟着小不點一起來認識紅綠燈。

2、認識紅綠燈,看視頻課件提問題:

(1)小不點他們來到了哪裏?那麼多車,要是撞上怎麼辦?

(2)紅綠燈是做什麼的?

(3)紅綠燈是怎麼指揮交通的?

(4)看看小不點他們在路口又有什麼發現?

(5)你們知道什麼是紅綠燈和斑馬線了麼?

3、教師小結:

小朋友坐車或行走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紅綠燈,綠燈可以走,紅燈不能走,過街的時候要走斑馬線,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

要兩邊看一看,沒有車子才能過,要慢慢走,不能亂跑。爸爸媽媽在要牽着爸爸媽媽的手。

4、學習兒歌《紅綠燈》

大馬路,寬又寬,

警察叔叔站中間,

紅燈亮,停一停,

綠燈亮,往前行。

5、遊戲:紅燈停、綠燈行。

規則:老師當交通燈,一隻手拿紅燈,一隻手拿綠燈。其他小朋友開着車子過“馬路”時看紅綠燈,綠燈往前開,紅燈停下來,如違反罰停玩遊戲一次。

六、教師與小朋友一起總結活動中的表現。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紙條插編的方法來打扮花朵的花心,學習搓皺紙的技能裝飾葉子。

2.體驗插編的有趣,喜歡編織活動。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重點:

學習插編的方法和搓皺紙的技能。

活動難點:

兩條紙條交替插編。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題

1.出示已經編織好的花朵,激發幼兒興趣。提問:這些花朵和我們平時看見的有什麼不一樣,它漂亮嗎?爲什麼?

2.引導幼兒充分說出感受。

3.花心和花的葉子一樣嗎?(不一樣)哪裏不一樣?(花心是用紙條進行編織的,而花的葉子是用皺紙搓在一起繞起來的。)

4.教師小結,講述這樣的編織方法叫間接交叉編織。

二、編織的方法

1.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動手編一朵小花吧,看誰編的最漂亮!

2.教師講解花心和花葉子不同的編織方法。

3.引導幼兒觀察兩條紙條的不同順序。

4.重點示範編連續兩條紙條的不同順序。

三、幼兒操作

1.提示幼兒要將編好的每條色紙鋪平,並與上一條色紙緊挨着。

2.提示幼兒可以運用規律排序的方法搭配色彩。

3.觀察幼兒操作,注重個別幼兒的指導。

4.引導編好的小朋友對空白的地方進行裝飾。

四、作品展示

1.你最喜歡那一朵小花,爲什麼?

2.幼兒共同欣賞,分享快樂。

活動反思:

因爲有了上學期的經驗,幼兒已經知道了間接交叉編織的方法,所以在活動中教師介紹編織方法的時候不是很仔細,也沒有細化,只是適當地提醒了下,第一條編織和第二條編織方法是一樣的,但是順序是不同的,剛好相反,可是讓幼兒自己操作的時候,發現有部分幼兒每一條的紙條都是一樣的順序,因此,沒有成功。如果在活動中,讓幼兒自己去發現,然後教師再進行小結,讓幼兒知道第二張紙條怎樣來插編,讓幼兒找到插編的規律,這樣可能效果會更好。在下一個活動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克服活動中的難點。

小百科:有些學者認爲裸子植物的孢子葉球也是“花”,而多數人則認爲被子植物纔有真正的花,所以被子植物也稱爲有花植物。花的各部分不易受外界環境影響,長期以來,人們都以花的形態結構作爲被子植物分類鑑定和系統演化的主要依據(見被子植物門)。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今天下午聽了一節園內的公開課,雖說是公開課但聽起來常態課的成分比較多。課後,上課老師的自我闡述只在引導孩子方面。那麼僅僅就存在引導與迴應幼兒一方面嗎?以下是聽課後搭班楊老師以及個人聽後感受。

一、聽課,給自己思考

首先,個人認爲整節課沒有亮點,找不到老師要表達的是什麼?到底整節課的重點在哪裏?現在還用臨摹的教學方式,是不是已經很老套或是可以根據《綱要》精神,換種教學模式呢?

二、書籍加經驗,學習

關於楊老師的評課,我總覺得聽課沒有評課學的知識多,今天又驗證了這個說法。楊老師的評課我用自己的話可以說是很到位。看看楊老師對此課的評論。(加入了一些個人的理解)

1.重點在哪裏

《不怕冷的小企鵝》這節課中並沒有聽到不怕冷的意思來。講的'全是如何關於畫企鵝。

2.偏離主題

《不怕冷的小企鵝》是中班《勇敢的我》這個主題裏的一個活動,大主題相當於一顆樹的樹幹,而主題裏的各個領域裏的活動相當於是樹幹分出來的樹枝。那麼大主題裏的目標,而是由滲進每個領域的活動裏去的,所以這節課的教學方式也已經脫離了大主題。

3.教學環節中的迴應

(1)當問幼兒,你玩過猜謎語嗎?(幼:沒有)那今天我們來玩玩猜謎語的遊戲。接着老師就開始以兒歌的形式說謎面。這裏幼兒回答的是沒有玩過猜謎語的遊戲,那麼要介紹給幼兒,猜謎語是怎麼玩的,然後在進行猜謎語遊戲。

(2)當幼兒回答謎語是企鵝時,教師迴應說:爲什麼說是企鵝?在這個的迴應上應該更有指向性或是針對性,比如,從謎面哪裏你猜出來的是企鵝?

三、個人領悟

每次的聽課都是帶着目的去學習的,比如剛開始聽教師的迴應、聽教師的環節設計的過渡語、聽教師如何完成目標等等,而每次的聽課總是能學到很多,特別是課後的各位經驗比較豐富的老教師發表的評論,總會給自己灌入更多的新力量。

今天從楊老師的評課中學到了,1.選課要清楚課的來源,弄清楚這節課的想表達的是什麼?2.那麼這節課你想帶給孩子些什麼?3.確定目標後,如何使孩子們學到點什麼?環節的設計。4.每個環節應環環相扣、過渡語要如何設計?5.想象着孩子們可能會給你的回答,做好如何迴應,意外的回答又該如何回覆?

學以致用,所以鼓勵自己大膽的嘗試把有經驗老師的方法用到自己的活動中來。做個有心人,多看(書)、多聽(不一樣的課)、多記、多試。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任意彎曲毛線,大膽表現富有創意的造型。

2、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讓毛線畫豐富起來。

3、培養幼兒大膽嘗試、勇於探索與表達的精神。

活動準備:

1、粗細、長短不同的彩色毛線若干

2、透明膠帶、橡皮泥、泡沫板、乳膠 及各種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活動興趣

1、師: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口袋,你們猜猜裏面裝了什麼呢?

2、小朋友猜了這麼多,口袋裏到底是什麼呢?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

3、請幼兒從口袋裏摸出毛線,提問:這是什麼?毛線有什麼用?

  二、看一看,引導觀察想象

1、毛線可以織毛衣、毛褲、毛毯,有了毛衣可以讓我們抵禦寒冷的天氣,可是今天老師要用毛線來變魔術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我們一起數"一、二、三"

2、教師將毛線彎曲成"o"形,問:看看它變成了什麼形狀?像什麼?

3、毛線真好玩,可以根據我們的想法把它彎曲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你們想不想來變魔術呢?你們想變成什麼呢?

  三、玩一玩,鼓勵創造表現

1、師:今天老師爲大家準備了許多既好看又好玩的毛線,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毛線來變魔術。

2、幼兒自由彎曲毛線,將造型好的毛線擺在泡沫板上。教師觀察指導。

3、師:你把毛線變成了什麼?

  四、做一做,啓發思考探索

1、師:我們的小手真能幹,把毛線彎一彎、繞一繞,做出了許多有趣的東西。可毛線悄悄地告訴我,它還有很多一些朋友(老師指指桌上的,你們能把它與這些朋友一起擺一副美麗的畫嗎?

2、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用毛線與其他材料要組合成什麼。

3、幼兒嘗試操作。

  五、評一評,保持探索興趣

師:今天小朋友真聰明,用毛線和它的朋友們創造出了各種美麗的毛線畫,除了今天小朋友變的各種美麗的毛線畫外,還可以變更多有趣的毛線圖案、圖畫呢。小朋友回去以後還可以再試一試,變一變。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欣賞。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目標:

1.運用剪貼、繪畫等組合方法來進行,讓大部分能力較強的幼兒有創作的空間。

2.在折一折、做一做、玩一玩中,訓練幼兒手、眼、腦協調並用的能力。準備:

1.各種圖片、錄象帶。糖紙、廢舊報紙、各種顏色、形狀的紙。

2.各種繪畫材料、水等。

過程:

1.認識各種各樣的船。

(1)先讓幼兒通過觀看圖片、錄象和現實生活中的船,讓他們系統淺顯地觀察瞭解小船的外部特徵。

(2)讓幼兒說說小船的特徵,還有用處。

(3)激發幼兒對製作小船的興趣。

(4)先讓幼兒用紙折最簡單的小船。

(5)評價。

2.摺紙小船。

(1)先出示各種小船,引起幼兒的興趣。

(2)出示摺紙示意圖,讓幼兒看折,學習用對摺、三角折等方法折成小船。

(3)培養幼兒摺紙興趣和初步的相互合作能力。

(4)評價。

3.摺紙美麗的船。

(1)出示各種各樣的小船,引起幼兒對製作小船的興趣,運用摺疊、塗色塊的方法來表現不同的小船。

(2)讓幼兒發展想象力、創造力。最主要是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3)評價作品

4.玩小船。

(1)先讓通過折一折,折出各種各樣的小船,然後讓幼兒把小船放在水中玩一玩,訓練幼兒手眼腦協調並用的能力。

(2)讓幼兒瞭解小船在水中的一些沉浮現象。

(3)讓幼兒講講你折的小船在水中怎樣了?

(4)評價。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學習用豆豆裝飾作畫,萌發對利用自然物製作的興趣

·能用點狀材料“豆豆”裝飾畫面

·能大膽創作,並能運用豆豆藝術品開展相關的活動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豆豆裝飾作畫,激發對利用自然物製作的興趣

·難點:大膽想象,製作出與衆不同的作品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會畫簡單的裝飾畫

·物質準備:各種幹豆豆和鮮豆豆、玻璃杯若干、質地較硬的彩色廢舊印刷物,用過的一次性盤子、月餅盒子,細鐵絲、牙籤、鉛筆、漿糊等

活動過程

活動一 美麗的小相框

一、談話引題

“這些美麗的相框是用什麼東西製作的?”介紹製作材料。

二、講解示範

1.用鉛筆在盤子或月餅盒子上勾畫出自己想的圖案的輪廓。

2.用刷子刷上適量的漿糊(或白膠)。

3.將各種豆豆進行不同排列和色彩搭配來裝飾盤子和月餅盒子。

三、幼兒操作

1.幼兒自由選擇相應的材料進行裝飾活動。

2.提醒幼兒大膽地選擇適宜的材料進行創作。

3.不要模仿同伴的創作,展開想象,製作出與他人不同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

在美術角中展示,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認真聽取他人的評價。

活動二 奇妙的豆豆

一、引出活動

請幼兒觀察美術角中的各種豆豆藝術品,然後討論:你喜歡這些東西嗎?你知道它們是用什麼做、怎樣做的嗎?

二、示範瓶裝豆豆的製作

在玻璃杯或瓶子中一層一層地放入各種豆豆、乾花、小貝殼或是剪碎的彩色印刷物等,有規律更好,再將杯子或瓶子封口即可。

三、幼兒操作

1.自由選擇區域進行活動。

第一組一一瓶裝豆豆:在敞口瓶中一層一層地放入各種材料。

第二組——豆豆球:在易拉罐中放入不同的材料,封口而成。

第三組——小相框:在泡沫盒中的四周粘帖上有規律的豆豆圖案,再畫上好朋友的畫像。

第四組——小製作:用細鉛絲、牙籤等穿上豆豆做成項鍊、螞蟻、小蟲、小雞等。

2.要求完成一種作品後纔可以選擇另外的活動區域進行活動。

3.提醒幼兒大膽地想象,製作出與衆不同的豆豆藝術品。

四、作品展示

將自己的作品放置在美術角里,供大家觀賞。

延伸活動

1.節奏活動《撿豆豆》中,利用幼兒自己做的豆豆球作樂器進行打擊樂活動。

2.製作的項鍊的裝飾物在表演區運用,豐富表演材料。

3.美術區中繼續投放豆豆等材料,鼓勵幼兒進行新的藝術創作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簡單的線條和喜歡的顏色給自己畫像。

2、通過照鏡子觀察自己的臉,根據自己的觀察畫出五官的典型特徵。

3、愛護小鏡子,保持作品的整潔乾淨。

活動準備:

白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小朋友們找個鏡子嗎?(出示鏡子)鏡子裏的你是什麼樣子的呀,你的臉上有什麼呀,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自己的樣子。

1、每個人長得都不一樣,你的臉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說說自己與衆不同的地方。

二、教師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瞭解繪畫的方法

1、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位小朋友畫像。

2、這裏的小朋友和自己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3、假如你要畫自己,要畫些什麼?怎麼話呢?

三、引導幼兒自由繪畫

請小朋友爲自己畫一張像,畫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相,要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你。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設計】

這是中班主題活動《爬呀爬》之“會爬的動物”中衍生出的一個繪畫活動。自從教室裏投放了“螞蟻工坊”以後,孩子們天天趴在那觀察、餵食、討論……看到它們整天忙碌的樣子,大家想到了勤奮、團結,看到它們用觸角“說話”,大家又感到“神祕”,小小螞蟻的吃喝拉撒儼然成爲了孩子們的興趣點。所以本次活動以基於幼兒生活經驗,易於激發幼兒內在情感的“快樂的小螞蟻”爲內容,旨在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現對螞蟻的認知和感受。

【活動目標】

1、觀察螞蟻,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

2、大膽想象,嘗試畫出螞蟻的各種動態,結合生活經驗構思出簡單的情節。

3、通過繪畫,感受螞蟻的快樂。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事先有觀察螞蟻的經驗。

2、螞蟻照片、視頻。

【活動過程】

一、照片導入——感知螞蟻的外形特徵。

出示“螞蟻工坊”裏放大的螞蟻照片。

1、你喜歡它們嗎?爲什麼喜歡?(從外形、動作等感知螞蟻)

2、誰來介紹一下它可愛的外形?

二、視頻欣賞——體會螞蟻的動態。

播放“螞蟻搬豆”視頻,最後將各種動態不一的螞蟻定格。

(1)小螞蟻們在幹什麼呢?

(2)誰來學學螞蟻的動作?

三、遊戲鋪墊——模仿、觀察螞蟻動態。

遊戲:猜猜小螞蟻在幹什麼?

(1)請幼兒找朋友商量好表演螞蟻快樂的動態,最後定格。

(2)其他人仔細觀察動態和表情,猜猜螞蟻在幹什麼?

四、作品創作——表現快樂的螞蟻。

幼兒通過回憶與想象創作螞蟻快樂的生活情境。

五、欣賞評價——講講我的螞蟻故事。

請幼兒講述畫面中的故事,體會快樂的情緒。

教學反思:

作爲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教學根本目的:

1、加強對紅色、黃色、綠色三種色彩的認知,培育對色彩的興致。

2、懂得蔬菜印章畫的方式。

教學預備:

藕頭、胡蘿蔔頭、黃色瓜頭、香芹(就是芹菜)頭與馬鈴薯塊數個;水粉顏料、調色盤、技工學校布數個;紅色、黃色、綠色色的花布各一塊,會發聲的毛絨玩具一個;範畫、作業紙片等。

教學過程:

一、激起興致

1、今日教師帶來了3塊花布,我們來瞅瞅它們是啥色彩的,每一塊花布上的紋理是怎樣樣的?(孩子回答)

2、傳來娃娃的叫聲。呀,這就是啥聲音?(幼兒教師抱起娃娃)哦,原本是娃娃在講話。娃娃講,快過新的一年啦,她非常想有塊漂亮的花布做衣衫。這樣吧,我們每個人印一塊漂亮的花布,贈送給娃娃做衣衫!

二、演示解說

1、幼兒教師展示胡蘿蔔頭等“印章”,演示解說蔬菜印章畫的方式:挑1枚“印章”在調色盤時蘸一下,接着使勁按在紙片上,再悄悄地拿起畫,這樣,1朵色彩亮麗的小花就印好啦。假如花的色彩非常淡,就表明顏料蘸得太少,可再蘸點顏料;例如果花的色彩過於濃,就表明顏料蘸得過於多,可在盤邊悄悄地刮一下。

2、啓發孩子跟幼兒教師開展書畫練習。

3、交代要求:教師預備了很多蔬菜印章與紅色、黃色、綠色三種顏料,你們可選取自個兒喜愛的顏料與“印章”唯有蘸一種顏料。

4、孩子作業,幼兒教師巡視來回指導。

三、評析

將全部作品出示出來,幼兒教師抱住娃娃看畫。此刻娃娃看看花布,她認爲孩子印的花布色彩充實,圖形也非常漂亮,她非常喜愛,且準備將此些花布贈送給更加多的夥伴。

教學擴展:

可接着讓孩子印褲子、裙子等,還可將印好的花布作爲摺紙片、撕紙片、剪紙片教學遊戲的教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