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與反思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與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教學目標: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與反思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清文章脈絡。 練習用“如果…就…”說句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麼?板書:聽診器(“診”是我們這節課的生字,伸出你的手和老師一起寫一寫這個字,誰來讀讀它?注意這個字是前鼻音,讀zhěn,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詞)

2、你們接觸過聽診器嗎?知道聽診器是幹什麼用的嗎?(預設:生病的時候醫生會用它來聽聽心臟和身體內的器官;它放在皮膚上感覺涼涼的;聽診器是用金屬做的)。

3、看來同學們知道的知識還挺多的,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再補全課題,加上這幾個字,你最想知道什麼?

預設:(1)誰發明的第一個聽診器?哦,你想知道是誰?誰來幫他解決。介紹雷奈克(你對雷奈克有了解嗎?回答出來的同學給予表揚:看來爲了這節課你做了充分的準備,掌聲送給你。雷奈克是法國醫師,他不僅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而且在臨牀診斷方面採用聽診法,描述胸部疾病的許多體徵,改革了對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他還在肺結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績)

(2)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麼樣子的(記得剛剛同學說過現在的聽診器是用金屬做的?那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什麼樣子呢?它又是用什麼做的呢?)(3)怎樣發明出第一個聽診器的?(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發明過程)(4)爲什麼要發明聽診器?(也就是發明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原因)(5)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有什麼用?(結果)

4、相信學習完課文,這些問題就都清楚了,讓我們一起走進《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朋友們,請打開書自己朗讀一下課文,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

(2)把課文讀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情況

同學們都讀好了嗎?這麼胸有成竹啊,那王老師可要考考大家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1) 出示詞語:

仔細 思索 緩步 沿着 克服(“仔”是平舌音)

分析 木管 研究 效果 形狀(“效”是一個生字,它和哪個字比較像?郊外的郊,所以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右面是個反文)

聽診器 肺結核 蹺蹺板 筆記簿(“狀”字大家寫的時候要注意和強壯的“壯”區分開,動手在你的桌子上寫一寫這個字)

自由讀。指名讀。正音:蹺蹺板,筆記簿 蹺蹺板把拼音出示。出示圖片。

同學們字音掌握得很好,王老師想再來點難的?

補充習題 第三題。一題一題出示。

那麼把剛剛學的詞語和句子融入到課文中,再去讀讀課文,看看雷奈克爲什麼要發明聽診器?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讀好了嗎?現在能告訴老師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原因嗎?你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嗎?(你有一雙火眼金睛,一下子就準確地找到了課文第一小節講述了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原因)出示第一自然段,再指名讀第一小節。

2、原因我們知道了,那麼他是怎麼發明的呢?在課文的第幾小節?你找到了嗎?讀一讀。

3、原來是受到小男孩玩蹺蹺板的啓發,於是用一本筆記簿捲成個筒。引讀:就這樣,雷奈克……(齊讀第三小節)

4、最後,雷奈克終於發明了第一個聽診器,它是什麼樣子呢?請同學讀讀課文第四小節。

過渡:老師覺得你們很會讀書,讀幾遍課文,就把上課開始時提出的幾個問題給輕而易舉的解決了。那麼再回頭看看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麼事?你能完成老師這道填空題嗎?

5、出示:《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講的是一名叫( )的醫生,因爲( ),於是從兩個孩子( )過程中受到啓發,發明了( )的故事。

同學們發現了嗎?將幾個自然段內容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4、同學們,剛纔我們學習了一種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同學們再看看屏幕,你又能發現什麼呢?

出示:

(1)看到許多病人痛苦地死去,雷奈克想: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

(2)他整日思索,如果能及早發現人體內的異常變化,醫生就( )。

(3)看到男孩們玩蹺蹺板,他想:鐵釘劃木板的聲音能傳過來,如果做一個筒搭在病人的身體上,病人內臟聲音就( )。

你發現了什麼?你會填嗎?

這兒用了關聯詞“如果……就……”就一步一步說出了雷奈克的思考。瞧,一個詞就貫穿了全文。將“如果……就……”點紅。

你還能用“如果……就……”說句話嗎?

做《補充習題》上面的相關題目。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教後反思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一篇記敘文,講的是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發明過程,文中寫了一名叫雷奈克的醫生從一次偶然的發現中受到啓發,通過反覆的試驗,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上課伊始,我先板書詞語“聽診器”,在指導學生讀準“診”是前鼻音後,問孩子“你接觸過聽診器嗎?知道它是幹什麼用的嗎?”然後補充完課題,引導孩子質疑,孩子提出的問題有: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誰發明的?是怎樣發明的?對於石誰發明這個問題,我當時就讓學生解決了,通過預習,學生很快說出了是雷奈克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並且讓他們介紹一下雷奈克,但是我發現學生課前蒐集的資料很廣泛,在介紹雷奈克時只是單純地說有關他生活方面的內容,和本課要學習的知識並無關係,例如:有的孩子把雷奈克全名說了一遍(看得出來他很認真地在背這個很長的名字),還有的孩子介紹雷奈克的出生年月以及去世的時間。這些資料都多本課的學習幫助不大,所以,在以後的學習中,我要注重培養孩子蒐集資料時要學會精挑細選,精選一些對課文學習有幫助的內容。

在學生初讀完課文後,我出示生字詞,這一環節有一些遺憾,例如:筆記簿的“簿”,我只是單純地告訴學生讀音,如果能聯繫生活(學生平時用的本子上面寫的就是“練習簿”)效果會更好。再有“蹺蹺板”中的“蹺”雖然是一個三類生字,但是學生很容易讀錯,如果當時我出示一幅圖片(孩子玩蹺蹺板),更會利於學生記憶。

當再讀課文時,我提出了一個要求:看看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原因是什麼?事實上這個問題孩子在上課提出疑問時並沒有提到,這個問題問得十分突然,我可以根據孩子當時質疑的問題“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怎樣發明的?”讓孩子默讀課文,找到文章哪一小節講了這一問題,然後再回頭來看第一小節的內容,學生會很快說出講的是發明聽診器的原因,由孩子自己說出來,比我直接牽引的效果會好。

當理清課文的脈絡後,我出示一道填空題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告訴孩子將每一小節的內容連接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但是當時上課是有點操之過急了,總是感覺有點欠缺,但是看到孩子能根據我的提示完整地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感覺效果還是不錯的。緊接着根據師傅的指點設計了一個將“如果…就…”的關聯詞貫穿全文的環節,我出示了三個句子,當時有點着急了,直接就讓學生觀察三個句子有什麼特點,學生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課堂出現了冷場的現象,如果我讓孩子先把後兩個句子的內容補充完整,再去讀讀,仔細看一看,相信學生很快地會找到三個句子裏都有關聯詞“如果…就…”,跟高興班級的小沈同學有一雙火眼金睛,他居然發現了三個句子都是寫雷奈克思考的內容,其實我可以根據他的回答引導學生觀察,三個句子是有先後順序的,是雷奈克一步步想的,但是當時我只是自己一味地說,學生好像有點茫然。隨後我讓孩子用關聯詞“如果…就…”造句,我發現師傅的這個環節設計的真巧妙,正是因爲有了剛剛三個句子的鋪墊指導,學生在造句時居然很流暢很精彩,這是以前沒有過的,記得之前做練習有造句的題目時,學生寫的句子總是乾乾巴巴的,感覺讓他們寫個句子很吃力,看來課堂上啓發孩子的思維還是很重要的。正如師傅所說,不要怕去嘗試,課堂上的內容要對孩子的學習有所啓發,讓孩子在學完一堂課後,不僅僅是能讀熟課文,更重要的是有所收穫,雖然今天的語文課我上的不是很好,一些過渡語很生硬,有些語言過於繁瑣,但是我認爲孩子從今天的課上學到了知識,他們不僅讀通了課文,還學到兩種概括文章內容的方法以及一個關聯詞,對於這一點,我還是很高興的。

後記:感謝師傅的細心指導,課前一句話一句話的幫助我,告訴我怎樣讓課堂更高效,學生學到的更多,課後師傅更是耐心,指出我上課中的不足,告訴我哪句話說的布合理,哪句話是多餘的,哪一個環節處理得不好,應該怎樣處理,真的很慶幸自己有這樣一位認真負責的師傅,我會繼續努力,向師傅多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