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蘇叔陽《我的老師》教案

蘇叔陽《我的老師》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教學目標

蘇叔陽《我的老師》教案

1. 從文章內容的感悟分析中,瞭解劉老師的人物特點和內心世界,學會與文本對話。

2. 感受作者的感受,瞭解作者心目中的劉老師,學會與作者對話。

3. 瞭解本文寫作上的一些特點,掌握一些寫作知識與方法。

4. 結合文章內容與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作者的情感體驗。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

 一、 導入:

從上學到現在,大家接觸過的老師一定不少,其中肯定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讓你尊敬愛戴的老師,你能說說他們是誰?爲什麼讓你尊敬愛戴嗎?(學生答)今天我們也將看到一位老師,他究竟怎樣?請看——

  二、 整體感知:

1、 學生自由讀課文,可以朗讀,也可以默讀。

2、 本文主要寫了些什麼?

選取了三個內容:劉老師的外貌、劉老師的教學、劉老師放風箏。這三個內容從外到內,逐步深入地展現了劉老師的特點。

3、 把握文章脈絡,劃分文章層次。

文章回憶部分分爲兩層,一部分是記敘劉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留給“我”的印象,另一部分是記敘課外活動時劉老師放風箏的兩個場景。可以通過關鍵句理清思路,體味作者的寫作重點,從而理解“用那雙寫了無數個粉筆字的手,放飛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三、探究主旨:

1、回憶老師,不重點寫老師教學和奉獻,卻大寫老師和學生一起放風箏,這是爲什麼?

因爲老師身體殘疾,缺了一條腿,通過放風箏,“拄着柺杖,蹦跳着去追趕繩端”充分地表現了老師生命的頑強;放風箏後的滿足與喜悅,可以看出老師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正是老師這種頑強的生命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的性格及精神感染了作者,才致使三十年後還不能忘懷。同時,這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2、怎樣理解“用那雙寫了無數個粉筆字的手,放飛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風箏。”這句話的含義?

這裏的“風箏”已經不再是實指的風箏,而是引申了一個概念,他暗示我們,劉老師的頑強生命和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影響了作者的人生理想。

  第二課時

  一、 分析劉老師的形象:

1、 學生在文中畫出描寫或敘述劉老師外貌、語言、動作的句子,並進行交流。

2、 討論:這些內容表現了劉老師什麼樣的特點?

3、 學生髮言,每組派代表1人。

明確:劉老師是一位身有殘疾的老師,但他超越了殘疾:課堂上機敏的自嘲,顯示他並未被殘疾帶來的精神壓力所控制;板書時的跳躍旋轉,表明身體的缺陷並未影響他的工作;對祖國的深情、對學生的親切,讓人感受到他那博大的愛心,親手把風箏送入藍天,更袒露出他那顆赤子之心,袒露出他生命的健康和強壯。

  二、 細節賞析:

1、句段①: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天裏盡情飄舞,舒展着自己的腰身。連翹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藍天上,一架架風箏在同白雲戲耍,引得無數的人仰望天穹,讓自己的心也飛上雲端。

品析:這一段是景物描寫。突出了生命的活力,作者睹物思人,引出自己所想。

2、句段②:

女媧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樹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的泥巴變成人。只是有的人,由於女媧甩的力量太大了,摔丟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時候被她甩掉了一條腿的。

品析:這一段是劉老師對自己缺腿原因的解釋。

3、句段③:

當一天的功課做完,暮色還沒有籠罩校園上空的時候,常常有成羣的學生到操場上來看他放風箏。這時候,他最幸福,笑聲朗朗,指着天上的風箏,同我們說笑。甚至於,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讓天上飛舞的紙燕帶動長長的線繩和線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飛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柺杖,蹦跳着去追趕繩端,喊着:“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他終於氣喘吁吁地抓住線繩,臉上飄起得意和滿足的稚氣。那天,他一定過得最幸福、最充實,因爲他感到他生命的強壯和力量。

品析:這一段是作者回憶劉老師和學生一起放風箏的情景。濃郁的詩情,給文章染上了強烈的抒情色彩。這種濃郁的詩情,既體現在文章的人物塑造上,也體現在文章的遣詞造句上。

 三、作業:

推薦閱讀魏巍《我的老師》、海倫•凱勒《我的老師》和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等文章。

體會:只有熱愛校園熱愛自己的老師,纔會發現蘊藏在校園裏那平常日子中的美麗而高尚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