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上冊《巨人和孩子》教學設計兩篇大綱

七年級上冊《巨人和孩子》教學設計兩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巨人和孩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七年級上冊《巨人和孩子》教學設計兩篇

1、整體感知,理解主旨;

2、品味文中鮮明生動的語言和動作描寫,體會文中擬人句的妙處;

3、聯繫生活,體驗、領悟“愛心”的可貴、“自私”的可悲,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預習要求:

1、自讀課文,瞭解故事情節。

2、結合課後習題思考,擬出最想探究的問題並記錄下來,以備小組討論時用。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概括故事

1、引入課文:[多媒體配巨人與孩子形象推出課題]

2、對照畫面,在課文中圈、點、勾、畫,標出重點詞句。

[多媒體畫面逐一展示本文故事情節重點]

3、多媒體流動畫面展示本文故事情節。師生用課文中有關語句對畫面進行解說。

 二、自主發現,合作研讀

1、談話引入:

同學們通過預習和剛纔的整體感知一定發現了不少感興趣的問題。下面先請同學們自由地組成討論小組,將發現的問題進行交流,再推薦出一兩個最有代表性的問題準備提交全班討論。

2、說明要求,激勵展開

(1)推薦出的問題由小組長記錄整理,並在全班交流時提出。

(2)等會我們要比一比,看哪些組提的問題最好。

3、學生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相機點撥。

4、全班交流,領悟主旨,探究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1)轉變前巨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自私),從哪些語言和行動中可以看出?

(重點抓住巨人粗聲粗氣地吼叫“我的花園就是我自己的花園”,“我不準外人來這裏玩”的語言模仿體會其自私的特點)

(2)自私的巨人趕走孩子們後巨人的花園裏變成了怎樣的景象?此時巨人的心情(心理感受)是怎樣的?孩子們呢?

(3)轉變後巨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哪些行動和語言可以證明?

(①仿照(1)、(2)對比找出;②引導學生重點品味“悄悄”和“輕輕”兩個詞和砍倒圍牆的動作,朗讀“孩子們,這是你們的花園了”的語言,體會出巨人內心勃發的愛心)

(4)轉變後巨人的花園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是一幅怎樣的景象?此時巨人有何感受?孩子們呢?

(抓住“現在我明白”的話和“親吻”的感受(愛的溫暖)設身處地的體驗巨人此時快樂的心情;抓住“中午十二點”“欣喜”“最美麗”“一起”“遊戲玩耍”等詞分析體會人們、孩子們快樂的心情。)

(5)小男孩是個什麼樣的人?(具有神祕色彩的愛的天使),他在文中有什麼作用?(①增加神話或童話色彩;②推動情節發展;③反映巨人轉變的徹底,突出文章主旨。)(學生先談見解,能說出一點即可,教師相機評點。)

(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和課堂進展情況重點解決一、兩個問題。)

5、總結:

通過上面的討論交流,大家思想上一定受到了感染,得到了啓發和教育,那就把你從文中悟出的道理說給大家聽聽。

(學生髮言中相機順勢總結)

自私會給世界給自己帶來不幸和痛苦,愛心能給世界給自己帶來美好和歡樂。

[多媒體顯示字幕: 自私痛苦 愛心]

 三、聯繫生活,強化體驗

1、導入:是的。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之中,人與人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的一言一行,不僅僅與自己有關,而且會影響到別人,甚至整個世界。在你的生活經歷中,你一定給予過別人幫助,奉獻過愛心;或者碰到過由自私而引發的雙方均不愉快的事。下面就請搜索一下你的記憶,舉個例子,談談你的真實體驗。這樣來豐富我們大家的體驗,這也是一種奉獻。

2、學生準備:(誘導事例:一個陌生人向你問路,你熱情地具體指點,陌生人很快明確了路線。他那一聲發自肺俯的“謝謝”,讓你也感到了無限欣慰。)

3、交流體驗(教師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交流)。[交流時教師相機評點,昇華情感]

  四、小結作業,鏈結延伸

1、提供本課網摘原文,重點定格展示原文結尾文字(課文中沒有的內容)。

2、佈置作業:

同學們,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不僅讀懂了這篇童話,而且進一步嘗試了圈、點、勾、畫、合用研讀,特別是上網查找資料等學習方法。請大家下去再查閱相關資料,閱讀更多的童話作品,寫一篇閱讀體會,在適當時候請班長組織交流。

 [課文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