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小學六年級語文《林海》教案大綱

小學六年級語文《林海》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1、教學內容

小學六年級語文《林海》教案

《林海》第十一冊13課第2自然段:描寫大興安嶺的“嶺”。

2、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體會大興安嶺的嶺多而溫柔的特點,感受課文語言文字生動細膩之美。

3、教學過程

(1)感知語言,體會特點。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2自然段,獨立思考:興安嶺的“嶺”有什麼特點?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2)交流討論,理解語言。

生:我認爲嶺的特點是“多、溫柔”我是從“……”這句話裏看出來的。

重點交流以下句子:

a、這裏的嶺的確很多,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橫着的,順着的,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雲橫秦嶺”的那種險句。

生:我從“這裏的嶺的確很多”看出嶺多的特點。

生:我從“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橫着的,順着的”看出興安嶺的樣子多,也可以說明它不但多而且溫柔。

生:我從“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雲橫秦嶺’的那種險句”可以看出興安嶺溫柔的特點。

師:“雲橫秦嶺”的嶺是怎樣的?

生:秦嶺是“孤峯突起、盛氣凌人”的。

師:能不能自己動手畫一畫“大興安嶺”和“秦嶺”。

通過畫“大興安嶺”和“秦嶺”理解孤峯突起和盛氣凌人的意思,並明白寫秦嶺是爲了突出大興安嶺的溫柔的特點。

師:這句話應讀出怎樣的語氣?(應讀出溫柔的語氣)

生先自己練讀,再指名讀,最後男女生賽讀。

b、多少條嶺啊,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

生:通過“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說明嶺多的特點。

生:通過“既看不完,也看不厭”說明嶺多的特點。

師:你認爲這個句子該這樣讀?爲什麼?

生:我認爲這個句子應讀出讚歎的語氣,因爲“多少條嶺啊”這是作者發出的感嘆。

生:我認爲“疾馳、幾個、既、也”這幾個詞語應該讀得重一點。

指名讀,先學生評議,再進行全班齊讀。

(3)感情朗讀,體驗情感。

師配樂朗讀,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通過學生的反覆練讀,將體會到的大興安嶺的特點和語言的生動細膩,用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來,並熟練成誦。

4、教學新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以上教學設計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分析,以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以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

(1)珍視閱讀體驗。閱讀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完成的一次審美體驗,必然帶有一定的個性化的成分,存在學生間的個別差異,這種差異和個性化的東西是閱讀教學的一種財富,在這個片段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學生只要言之有理,都給以認可和鼓勵,並利用這種差異進一步推進教學——“自己動手畫一畫大興安嶺和秦嶺”,以促進學生閱讀的深入,閱讀能力的提高。

(2)解放閱讀主體。在閱讀教學中,存在着多重對話關係,這些都爲學生的個體閱讀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但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閱讀教學應儘可能地讓學生去朗讀,在朗讀中感悟語言的美。在這個教學片段中,學生的閱讀時間是充分的,閱讀思維空間是開放的,從感知性閱讀到理解性閱讀到品味性閱讀,保證了閱讀主體的解放。

(3)重視閱讀積累。閱讀教學中閱讀的功能不僅是理解,更重要的是對語言的感悟和積累,對情緒的體會和把握,與之相伴的是思維水平的提升和良好語言的形成。教學片段中充分注意到了理解詞句和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繫,品味語言和感受語言的結合,通過熟讀成誦,積累了優美的語言材料。

林海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瞭解大興安嶺的美景及產生的聯想。

2.學習抓住環境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練習感情朗讀課文。

重點:

學習抓住環境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

1.自制《林海》錄像。

2.自制投影。

教學過程:

1.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林海》

齊讀課題:《林海》。

(《林海》)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初讀了課文,理清了思路,學完了第一節,請大家回憶:

(1)作者來到大興安嶺的感覺是什麼?

(作者來到大興安嶺的感覺是親切、舒服。)

齊讀第一節,讀出這種感覺。

板書:親切

舒服

(2)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描寫大興安嶺的?

(作者是從嶺、林、花三方面描寫大興安嶺的。)

板書:嶺

林花

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瞭解大興安嶺的美景及作者產生的聯想,學習抓住環境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練習感情朗讀。

2.我們討論的第—個問題是:作者是怎樣抓住嶺、林、花的特點表達親切舒服的思想感情的?

(1)請一位同學讀寫嶺的段落,大家思考:嶺有什麼特點?

(一名學生讀嶺的段落。)

討論:嶺的特點是多和溫柔。

板書:多

溫柔

作者是怎佯抓住嶺的特點寫的?請你按照讀句子、抓特點、談理解的步驟來說說自己的見解。

討論。

(“這裏的嶺的確很多,……”,從“的確很多”可以看出嶺多。

“多少條嶺啊,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從“多少”看出嶺多,從“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也看不完看出嶺多。

“………可跟秦嶺的‘嶺’字大不一樣。”從“大不一樣”看出大興安嶺的溫柔,因爲秦嶺是雄偉、險峻的,而大興安嶺和它大不一樣。

“……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從“點”看出嶺的溫柔,因爲它們的差別不大。

“……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雲橫秦嶺’那種險句。”從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雲橫秦嶺,看出大興安嶺的溫柔。

師加示意圖說明

“……既看不完,也看不厭。”從看不厭看出了大興安嶺的溫柔的美。

“每條嶺都是那麼溫柔,……”從每條嶺都溫柔看出大興安嶺的溫柔。

“……可是誰也不孤峯突起,盛氣凌人。”從不孤峯突起,盛氣凌人看出嶺非常的溫柔。)

請大家自己練習讀出感情。

(學生自由練習讀第二節。)

你覺得自己哪句體會得好就讀哪句。

(個別練讀,指導,鼓勵。)

(2)下面自由讀3、4節,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如:爲什麼“羣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爲什麼綠得難以形容?

爲什麼只有畫家才能寫下這麼多的綠顏色?

爲什麼第一應誇落葉松?

爲什麼把白樺比作浪花?

爲什麼用“閃爍”?

爲什麼要把林比作海?

爲什麼只寫“深的、淺的、明的、暗的”這幾種顏色?)

人家提的都特別好,做到了積極動腦,下面老師提一個問題,林的特點是什麼?

(林的特點是:綠而像海。)

板書:綠

像海

小組合作學習3、4節,並討論:林哪兒像海?

學生分組學習討論。

學生彙報:

(如:“目之所及,哪裏都是綠的,的確是林海。”可以看出林像海的浩大、一望無際,廣漠。

“羣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可以看出林如海一樣,有波浪,因爲嶺很溫柔,林又很多,連成一片,像海的波浪。

“多少種綠顏色啊: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寫下這麼多的綠顏色來呢!”可以看出林如海一樣,顏色有變化,顏色非常多。

“深的,淺的,明的,暗的”,這裏包含了許多許多的顏色,像海—樣,因此說難以形容。

“只有畫家才能寫下這麼多的綠顏色”,因爲畫家對顏色特別敏感。

“這裏是落葉松的海洋。”可以看出林像海,因爲落葉松太多了。這也是第一誇它的原因。

“海邊上不是還有些白的浪花嗎?那是些俏麗的白樺,樹幹是銀白色的。”可以看出林像海,因爲林海也有浪花。

海在陽光下是動的,發光的,白樺的葉子在陽光下,當有風吹過時,樹葉搖動,也會反光的,所以用“閃爍”。)

師:這裏不僅寫出了林靜態像海,還寫出了林的動態像海。

自己練習朗讀,準備讀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學生練習讀3、4節。

請學生個人讀。(指導、鼓勵)

再請願意讀的同學起立讀同一句。

(3)這麼美的地方想不想去看一看?(想。)

讓我們一起去欣賞這多而溫柔的嶺。綠而像海的林,同時想一想花有什麼特點。(觀看錄像。)

(4)花有什麼特點?

討論:花的特點是數量多,多姿多彩。

板書:繁

絢麗

師:默讀,自學第5節。作者是怎樣抓住花的特點,表達親切舒服的思想感情的`?練一練,用你的有感情的朗讀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學生自學。

師:下面請一組同學讀。

講評。投影並重點分析:“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

討論:(興安嶺像一位愛美的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穿着綠色的衣服,白色的裙子,還穿着繡花鞋,實在是太美麗了。俊俏、清秀,真讓人感到親切舒服。)

請同學讀出這種感覺。

學生個別練讀體會。

作者此時置身於大興安嶺,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嶺,嶺上是一望無際的綠海,無風時,溫柔寧靜;有風時,波浪起伏;浪花翻滾,加上腳下的多姿多彩的花,興安嶺的景色實在是太美了!使作者真切地感到了親切與舒服。並由衷表達了自己熱愛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讚歎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的思想感情。

板書:愛

景色美

讓老師和同學們合作,一起讀出這種感覺。老師讀各節首句,大家接讀。

師生合作讀書。

(5)這時作者不僅看到了興安嶺的外在美,還想到了它內在的美,作者聯想到什麼?(作者還聯想到了木材。)

板書:木材

請男生齊讀第6節,找出寫內在美的句子。

投影:“興安嶺的可愛……”

板書:美不空洞

師:讀句子,結合上下文談理解。

(討論:“有多少省份用過”

“大至……,小至……”

“它的千山一碧……”

“於是,……”)

所以說,大興安嶺爲祖國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板書:貢獻大。

請大家齊讀最後一句,讀出讚美之情,讀出親切與舒服。

(學生齊讀。)

5.更使作者感到親切舒服的又是什麼?

請女生齊讀第7節,大家找出寫親切舒服的句子,並準備結合上下文談理解。

(“人與山的關係日益密切……”)

投影:“人與山的關係日益密切……”

結合課文談理解。

討論:“日益密切”的意思是一天比一天更加密切。

“親切之感更加深厚,……”

“我們伐木取材,也……”

“我們不僅取寶,也做……”

小結:林爲人,林養人;人愛林,人育林。林與人的關係,即山與人的關係日益密切,隨着建設和科技的發展,森林會對人有更重大的意義,這裏的親切與舒服有了更深的內涵。因此,文章結尾,作者寫到……

投影:“我不曉得……”

請學生讀。

板書:興國安邦

請結合上下文理解。

討論:“興國安邦”的意思是使國家興旺,安定……

“造林護樹,科學研究,對祖國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興安嶺不僅對現在的祖國建設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我們的子孫後代都有深遠意義。

因此作者此時的親切與舒服又有了更深的含義……

師:這裏也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深深的愛,練習讀出這種情感和體會。

學生練讀句子。

6.總結:

師:《林海》一文,老舍先生抓住環境特點,從嶺、林、花的美景,寫到木材,再到林場,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以大興安嶺爲代表的自然美景的熱愛和歌頌,對爲祖國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大興安嶺的熱愛和讚頌。也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深深的愛,作者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凝成了兩個內涵極深的詞,那就是在文中三次出現的“親切、舒服”。

板書:

抓住環境特點,體會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