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望月懷遠》教案設計

《望月懷遠》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教學目標

《望月懷遠》教案設計

1. 瞭解張就齡的生平

2. 注意詩中的用詞

3. 理解詩歌的內容和境界

 重點教學

詩歌的境界

  一.作者簡介:

唐玄宗開元時宰相。韶州曲江(今廣東曲江北)人。一名博物,字子壽。弱冠登進士。曾上書唐玄宗李隆基,主張重視地方官人選,選官應重賢能,不循資歷。其文才爲宰相張說器重。開元十一年(723)被任爲中書舍人。張說罷相,受累外遷。十九年,玄宗召爲祕書少監、集賢院學士,再遷中書侍郎。二十一年,以中書侍郎爲相。時玄宗的寵妃武惠妃,謀廢太子李瑛而立己子,命宮中官奴遊說九齡,九齡叱之。

玄宗欲以范陽(今北京)節度使張守爲相,以朔方(今寧夏靈武南)節度使牛仙客爲尚書,九齡都反對,玄宗不悅,李林甫更進讒言,遷九齡爲尚書右丞相,罷知政事。不久又因他薦舉的監察御史周子諒彈劾牛仙客,觸怒玄宗,貶爲荊州長史。二十八年卒。初,安祿山討奚、契丹,戰敗,被執送京師。九齡主張按軍法處以極刑,玄宗不從。及安祿山反,玄宗奔蜀,思及此事,爲之流涕,遣使至曲江祭九齡。九齡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詩意超逸。有《曲江集》20卷傳世。

 二、詩歌美讀

可以說:“詩歌是文字的音樂”。它有鏗鏘有力的節奏,有內在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韻律。讓我們通過反覆朗讀吟誦詩歌那形象、生動、立體的語言,聆聽它內在的或高昂或低沉韻律,體會情景交融的意境。

1、學生自由誦讀,結合詩歌註釋解決疑難,整體感知詩歌。

2、教師範讀,喚起學生的審美感知。

3、誦讀指導

1理性的把握: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涵,必須走進作者的內心中去,文如其人,言爲心聲。

2感性的表現:語音、語調、表情、動作、音樂

3、師生共讀,用情感去點燃情感。

 三.賞析

1.賞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意境美?

雄渾闊大(海上、明月、天涯)

2.此兩句是如何扣住題目“望月懷遠”的?

“海上生明月”緊扣“望月”字,“天涯共此時”扣住“懷遠”。起句自然。

3.此句使用的藝術手法?

A.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懷遠之情。

B.實虛結合:望月是實景,懷遠是設想遠在天涯的友人也共對這輪明月在懷念自己。深化了懷遠的深情,也留下聯想和想象的空間。

4.“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如何理解“怨”和“竟夕”兩詞所包含的情感?

是說多情人怨恨着這漫漫的長夜,對月相思而徹夜不得入眠。這裏寫出多情人由懷遠而苦思,由苦思而難眠,由難眠而怨長夜的種種連鎖動作過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觀感情色彩。這一聲“怨長夜”,包孕着多麼深沉的感情!

5.“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爲什麼詩人“憐光滿”?“披請覺露滋”這個細節描寫,對於表達詩人懷遠之情有何作用?

6.“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如何理解蘊含其間的情感?

寫因思念遠人而不得相見,故面對月華情不自禁地產生把月贈送遠人的想法。晉人陸機擬古詩《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句,詩中的“不堪盈手贈”即由此化出。隨之而來便產生尋夢之想。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癡念。但藉此更襯托出詩人思念遠人的深摯感情,使詩的懷遠更爲具體、更有含蘊。詩便在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讀之尤覺韻味深長。

 四.總結

詩題《望月懷遠》,全詩以“望”、“懷”着眼,把“月”和“遠”作爲抒情對象。所以詩中處處不離明月,句句不離懷遠,把月寫得那麼柔情,把情寫得那麼沉着,詩的情意是那麼纏綿而不見感傷。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這種風格對以後的孟浩然、王維等詩人有着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