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今生今世的證據》優質教學案例

《今生今世的證據》優質教學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設計指導思想

《今生今世的證據》優質教學案例

  這是一篇現代散文,其作者劉亮程是一位文風獨特的作家。所以這篇作品同一般的相思作品有明顯的不同,作者的情感深藏不露,沒有直白的表現出來,感覺作者是用自己的理智去創作。《今生今世的證據》沒有那些過多的思念故鄉的話,而是進一步去探究思鄉的感情是怎麼產生的,自己和故鄉有什麼樣的關係,故鄉對一個人有什麼意義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對於我們現在的學生來說不是很容易理解,因爲他們只是高一的學生沒有遠離故鄉的經歷。所以在設計之時我準備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入手,調動他們的生活體驗,從而讓學生走進文本,讓學生學會一種新的閱讀方法。

  教材分析

1.課程要求:①學生能獨立閱讀,獨立思考,與文本,編者,老師,同學展開對話,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②學生能夠通過對文本的反覆研習,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進一步認識故鄉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在模塊中的作用:對第一板塊進行拓展,第一板塊重在闡釋人與故鄉的關係,包括故土,家,親情等等,而這一課重在表現家園不僅指故鄉,還指向精神上的皈依,是人生命的確證。

 學情分析

1.學生剛剛升入高中,年齡還不大,經歷的事情也不是很多,對家,對故鄉還沒很深的理解。所以學生學習本文難度可能會大一些。

2.由於學生的生活經歷等因素的存在,學生對文本會很難理解,而作者的情感的表達又是深藏不露,並且語言抽象,所以對作者感情的理解和文句內涵的理解將是學生遇到的最大問題。

3.文章雖然很難理解,但是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通過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去理解文章。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深入文本,與文本對話,深刻體會作者的感情和觀點。

2.掌握通過聯繫生活體驗來理解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自主學習,反覆閱讀,加強文本與自己的對話體驗,增進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

2.探究與活動,進一步瞭解“家是人今生今世的證據”的含意。

3.思維與訓練,與文本直接對話,加以點評,並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瞭解在這種對家的感情。

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正確理解人與故鄉的關係,培養學生的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家園的內在含義,體驗作者的感情。

2.找到文本與生活的最好的連結點,調動學生的生活感受來解決文章的重點難點,理解文章深刻的內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預習準備:

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會獲得很多關於劉亮程的介紹,內容大致如下:

1.生平:劉亮程,1962年出生於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的一個笑村莊,在那裏度過童年和青年時期。長大後種過地當過十幾年農機管理員勞動之餘寫點文字,現在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工作。著有詩集《曬曬黃沙樑的太陽》,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風中的院門》《庫車》等。

2.作品:《一個人的村莊》這是劉亮程的一本散文集,對於久居城市的人來說,他的這本散文集讓我們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快感,讀者將經歷一場與衆不同的精神旅途。他們既不是對鄉村生活溫情脈脈的一廂情願的美化,在你的耳中聽到的是自然得聲音,在你的眼眸中看到的.是大風、黃沙、土屋。劉亮程給我們寫出了鄉村和農民的事情,是“後工業化社會的鄉村哲學”。

3.評價:劉亮程在這樣的環境中寫出的作品得到了文化界許多評論家得認可,例如:

——劉亮程是中國二十世紀的最後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陽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筆下的塔希提島,但是又沒有那種原始的浪漫情調,在那裏夾雜地生長着的,是一種困苦,一種危機,一種天命中的無助、快樂和幸福。

(林賢治《五十年:散文與自由的一種觀察》)

——在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敗、互相複製的沙漠上,談到農民劉亮程的這組散文,真有來到綠洲的喜悅和安慰。(李銳《誰的人類》)

——真是很少讀到這麼樸素、沉靜而又博大、豐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驚訝作者是怎麼在黃沙滾滾的曠野裏,同時獲得了對生命和語言如此深刻的體驗。(李銳)

——劉亮程的才能在於,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條清亮透明的小河裏淘洗一番,洗得每個字都乾乾淨淨,但洗盡鉛華的文字裏又有一種厚重。捧在手裏掂一掂,每個字都重得好像要脫手。(李陀)

——身邊小事皆可人文,村中動靜皆可成詩,散文中透出的那種從容優雅的自信。是多少現代人已經久違了、陌生了、熬長了黑夜搔短了白頭也找不回的大才華。這當然是一種哲學,是發現的哲學,是悲懷和樂世的哲學,是生命體大徹大悟頂天立地的哲學。(蔣子丹)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同學們,家園、故鄉對我們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家園與故鄉是我們精神情感的依託和歸宿,今天我們來一起學一篇有關家園與故鄉的散文——《今生今世的證據》。

2. 介紹作者劉亮程。(在學生的預習準備中基本上都涉及到了)

請學生介紹自己通過其他手段瞭解到的作者的情況,學生介紹不全的地方教師適當補充。利用多媒體展示作家劉亮程的照片,照片內容:荒涼的大漠中劉亮程獨自站在藍天下。

解說:大漠中藍天下站立着的就是劉亮程,他腳下堅實的土地給了他無窮的創作靈感,大漠上特有的廣漠天空給了他深邃的思想。

第二張照片,照片內容:劉亮程以一個破舊地小屋爲背景的照片。

解說:看他身後的背景,這是他的家園,那樣的質樸而真實。他的作品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誕生並走向我們的。

這樣的劉亮程走入了我們的視野,成爲了被很多人推崇的作家,人們給了他極高的評價,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入這位鄉村哲學家的《今生今世的證據》,從中體會一下我們的作者對家有怎樣的看法。

 二 推進新課 走進文本,品讀研習

1. 請同學們先閱讀課文,注意課文旁邊的“對話欄”。讀課文的同時要試着和文本對話,並將對話的內容寫在對話欄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關鍵字詞的理解。

(2)句與句,段與段的關係的理解。

(3)閱讀過程中的疑惑和感悟。(要求10分鐘內獨立完成)

2.請學生小組之內交流,自己不同的見解。

3.請學生起來說交流的情況。

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剛開始只會集中在文章的整體寫作風格上,以及對文章的總體感受上,隨着交流的深入學生研究的焦點會放在對具體的文本的含意的理解上。

4.學生質疑。大多會集中在以下幾個問題。

(1).第4小節中作者說“我也會對以往的一切產生懷疑”,他爲什麼會對自己的過去產生懷疑?

明確:產生懷疑的原因是失去了自己生活在這裏的證據。

爲了便於學生理解課文讓學生聯繫課文談一談,什麼是“證據”?學生應該可以找出具體的證據是什麼,曾經生活過的院落,“院牆”“圈棚”“爐竈”等等。

教師藉機小結:這些都是承載着作者親身經歷的種種事情的證據,而它們卻消失了這樣使得作者對自己的過去產生了懷疑,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家園廢失的痛心。

引出下面的問題“證據”除了指“院落”“圈棚”“爐竈”有形的事物外等,還有沒有其它的東西可以成爲我們生命的“證據”?

這一問題初聽似乎很難,但如果學生注意題目中的“有形的事物”這一詞馬上會聯想起無形的事物。再一深入思考,就會想象到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學生可以聯想自己生活,有些事物消失了但是我們還可以通過記憶想起以前的自己的生活經歷。可以請學生談一談自己的經歷。直接可以引出對第9段的理解

(2)第9小節說:“當家園廢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腳步都已踏踏實實地邁上了虛無之途。” ①“家園”指什麼?②這句話有什麼深刻的含義?

①學生可以討論“家園”的意義,根據上面的題目涉及到的東西,學生們可以歸納出家園是指人的物質家園和精神上的家園。

②解決這一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文章的寫作思路,再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通過這一問題引出對課文整體寫作思路的整理,當學生對文章的寫作思路都清楚了之後,回答這一問題就不會太困難了。另外這一問題應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去理解,可以問學生有關他們兒時生活的一些情況,有的人記得有的人也許已經忘記了,不過有一些事物能不能重新讓我們想起以前的生活呢?這些就是我們曾經生活的證據,當證據消失,而我們又忘記了曾經的生活時,那麼我們就會感覺到虛無,這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明確寫作思路:前3節寫出作者還不懂得珍惜生活中的證據。第4小節作者對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產生了懷疑。課文剩下的部分表現了自己對過去生活的懷念,對自己的責備,以及對過去生活的反思。

明確課文最後一句的含義:萬物都在消亡之中,如果我們不去珍惜它,它就會在我們的記憶中消失,作爲我們成長之地的家園應該是我們的精神財富和思想源泉,如果它們消失了,我們的精神就會變得空虛,沒有依附。最後一節是對全文的總結,是全文主題的昇華。當故鄉的一切不復存在的時候,一個人的過去就沒有了證據,一個人的精神就會走向虛無。證據是人精神的皈依之所。

(3).第5節第2句話說“風穿過一個人慢慢鬆開的骨縫”是什麼意思?

提示:對此問題學生很難回答,可讓學生想一想自己在生物課上所學的人的生長的特點,隨着年齡的增長人的骨頭也在長大,那麼骨縫也在變化,這樣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

明確:就是指人的一生。“慢慢鬆開的骨縫”是指一個人成長的過程。而這種鬆開是我們看不見的,雖然看不見變化卻是真實的,物和人都在變化,它是一個慢慢消亡的過程。

(4).土坑漫長等待的是什麼?

明確:土從土坑裏出來變成了牆,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土牆在漫漫地磨蝕,終有一天它不再風光,還要回歸到土坑裏,土坑就這樣默默地等待它的迴歸。這就像遊子要離鄉卻最終又要歸鄉一樣。我們的思想也終究要有皈依之處。

5.教師提問

作者寫作這篇文章想告訴世人一個什麼樣的道理?

學生會談到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家園,要熱愛自己的家鄉。可能會不談精神家園,教師可以提示。

明確:我們要愛護自己的家園,更應該重視自己的精神家園,如果沒有了精神家園,人真的會無家可歸。

 三 教師小結

本文告訴我們,曾經的生活需要證明,如果曾經的生活沒有了見證,記憶和情感就失去了依託,人便會走向精神上的虛無。本文實際上告訴我們,故鄉對一個人生命的意義。

  四 再次品讀課文,暢談感受

當學生的問題解決了以後,給學生一點時間讓他們再去重新體味文章,然後談一談自己對文章新的理解。

  五 板書設計

證據

家園 家園

物質 精神

廢失 虛無

  六 課後作業

請以“關注家園”爲話題寫一篇作文。

教學後記

這是一篇難度很大的文章,我在剛剛閱讀這篇文章時,感覺文章很難理解。所以在備課時也花去了我很長的時間,後來經過反覆的閱讀和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想到自己曾經的生活,我終於理解了文章。從而也明白了要想讓學生理解文章,也必須得注重學生的讀。除了讀還要注重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另外,在閱讀過程中,再利用起文本旁邊的對話欄,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記載對話欄中,和文本對話,和作者對話。

學生的理解力和創造力要高於我們,所以在教學設計時,我就決定多聽聽學生對文章的看法,於是在設計時有一個學生自由暢談的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我也驚奇的發現學生的理解很透徹,並且充滿了想象力,畢竟學生還沒有太多的社會經驗,但是他們卻很善於從平時的生活中找到和作者相同的感受,這是很可貴的。

另外通過教學我感覺很有必要在課文學習結束之後讓學生再一次閱讀課文並暢談對文章的理解,這樣我們會發現很多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