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上冊《活板》教案(第二課時)

八年級語文上冊《活板》教案(第二課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第二課時

八年級語文上冊《活板》教案(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分析課文第二段。

2.處理課文後練習。

教學過程

一、分析第2段第二層。

1.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其法”既總括這一句,又總領這一層。因爲“活字”是“活板”的關鍵環節。選“膠泥”爲原料,因爲它有粘性,可塑,易雕,可燒堅;“薄如錢脣”,用比喻寫刻字深度的精巧。“每字爲一印”點出與雕板不同的特點。從選材到雕刻、燒製、畢昇一定經過多次實驗,小小印模閃射着智慧、毅力和科學精神的光輝。現代鉛合金印模、鉛字就是在它的基礎上的發展起來的。(傳示鉛字字模)

提問歸納:這一句介紹了制活字的原料、刻法、特點、成型四方面內容,真是言簡意賅。

2.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一道工序中制活板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冒”、“就”、“煬”、“燒”,用詞準確。兩句寫了制板工序,工具、原料、成法都寫得具體詳盡,層次清楚,文字簡潔。

提問:這道制活板工序都包括哪些步驟?

歸納:包括:設鐵板、冒藥物、置鐵範、排字模、就火煬、平模面六個步驟。其中,“密佈”、“稍熔”、“字平如砥”寫出了具體技術要求。

3.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二道工序:印刷的有關內容。

教師分析:用“神速”形容,前加一“板”字,表明活板印刷術的先進;形容適度,未超出說明文語言平實的總體要求。兩板交替,更靈活快速。試想雕板印刷就無法“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瞬息”呼應“神速”,體現了活板印刷的先進。其特點一言以蔽之:“活”。

 二、分析第2段第三層。

指名學生分別朗讀或背誦這一層的四句話,要求同學具體分析各項工藝要求怎麼體現“活”的特點的,並用短語歸納各句大意。

1.第一句。多備常用字字模,以備重複使用,體現了“活”的特點。這一句講的是:一字多印。

2.第二句。雕板印後,大量堆積,除非再印,毫無用處。活字拆板後,可以再製新板,非常方便靈活,爲避免因“活”而亂,分類貯藏,考慮周到,辦法實用。這一句講的是:按韻貯印。

3.第三句。制板時,難免遇上生僻字,對此,畢昇也想出了辦法。又一個“瞬息”,說明有“奇”字也不會誤工,的確十分靈活。這一句講的是:奇字旋刻。

4.第四句。補充說明不以木頭制字模的原因,解釋了膠泥字模的優越性,比較說明,扣住一個“活”字,並與本段開頭相呼應。這一句講的是;舍木取泥。

同學齊讀第2段。

 三、總結。

1.提問:本文寫了什麼?反映出了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啓發?

歸結:本文介紹了宋代發明家畢昇創造的活板印刷術,反映了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和勞動人民高度的聰明才智和卓越的創造精神。啓發我們:中華民族有光輝的歷史,也必將有更燦爛的未來。

2.提問:本文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

歸納:(1)抓住事物特點加以說明。活板先進在“活”上。文章以雕板爲比照,突出一個“活”字,既介紹了怎樣“活”,又說明了爲什麼這樣“活”。

(2)按工作程序的順序說明。活板印刷是一種新工藝,按程序說明是合理的順序。

(3)說明的語言簡潔、平實、準確,形容適度。爲了說明清楚,用了列數字、打比方、做比較等多種說明方法。

 四、檢查、解答上節課留的作業。

1.同學回答,教師歸納。

2.根據板書訂正。

3.同學回答後,教師歸納:

(1)印。“五代時始印五經”,孤立看這一句,解爲“印刷”也可以了,但結合上下文,就覺得欠精確。上文“板印書籍……”,可推知這個“印”應是“板印”的略寫,譯爲“用雕板印刷”。它在句中是謂語,動詞。“其印自落”,印模。在句中是主語,名詞。“密佈字印”,印模。在句中是賓語,名詞。

(2)火。“火燒令堅”,“火”本來是名詞,在這裏表明燒的方法,解爲“用火”。“再火令藥熔”,使藥熔化的方法是“用火燒”,“火”,動詞。

(3)以。“不以木爲之者”,“以”和後面的“木”,構成介詞短語,用來修飾動詞“爲”,“以”,介詞,用。“以備一板內重複者”,上文是“……每字有二十餘印”,兩句是目的關係,“以”是表示目的的連詞,解爲“來、用來”。

(4)就。“瞬息可就”,動詞,用來陳述活板印刷,譯爲“完成”。“持就火煬之”,動詞,支配的賓語是“火”,譯爲“靠近”。

(5)爲。“唐人尚未盛爲之”,“爲”,動詞,它的賓語“之”,代指“板印書籍”的方法,解爲“使用、採用”。“滿鐵範爲一板”,動詞,它的賓語是“一板”,解爲“算作、當作”。“右止印三二本,未爲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爲神速”前一個“爲”,動詞,賓語是“簡易(簡易之法)”,解爲“算是、認爲是”;後一個“爲”,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爲“極神速”也講得通,“爲”在這裏起加強語氣的作用。

補充,“爲”之在本文中用法很豐富,多爲動詞,具體解釋,以與賓語搭配爲標準。此外,“其印爲予羣衆所得”,“爲”,介詞,被,也應注意。

總結:由這題可以看出辨別一詞多義需:(1)顧及上下文意(2)分析本句成分(3)注意搭配對象。

佈置作業

1.在積累本上總結一詞多義現象。

爲、就、火、印、之、以、則

2.完成練習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