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範例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5K 次

  諸葛亮簡介: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爲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爲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諡其爲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怎麼由來的呢?故事詳情如下:

馬謖失街亭,街亭是一個重要的戰略關口。馬謖違反了諸葛亮的調度,在山上紮營,是丟失街亭的主要原因,而街亭的`丟失,讓蜀漢軍隊喪失了繼續進取陝西的最好時機,作爲將領,馬謖需要負主要責任。諸葛亮斬馬謖可謂是千古傳誦。馬謖的伏法歸咎於他發的軍法,但是犯了軍法的將領不一定就一定要處斬,比如唐時二路元帥薛丁山屢次犯軍法,但卻並沒有被斬首示衆。由此可見,馬謖的死不能簡單地歸結爲伏法。街亭一戰對於蜀魏都至關重要,而且領軍的人偏偏又是諸葛丞相十分賞識的人,倘若主將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或許他可以逃過一死。因爲當時街亭失守,整個蜀國就處在危險中,雖然不是人心惶惶,但也有一些不安。

諸葛亮爲了安撫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馬謖的人頭。諸葛亮此舉意在說明馬謖雖然重要,但是卻不唯一,蜀國雖然失了街亭但是還能爭霸天下。諸葛亮這麼做可以說是緩兵之計,爲了整頓內務爭取時間。其次,馬謖的死與諸葛亮也有一定關係,至少值諸葛亮用人不明,導致整個形勢急速扭轉。諸葛亮爲了做到令行禁止,不得不殺馬謖來起到威懾作用,這樣這一招可理解爲殺雞給猴看。馬謖被斬,是必然的,因爲蜀國的勢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這兩點註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斬得必然性。劉備臨終時告誡諸葛亮馬謖不可重用,諸葛亮並未聽取;但爾後街亭一役令諸葛亮明白其先帝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