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揭祕文玩手串的源頭與流傳:或起源於上古文明

揭祕文玩手串的源頭與流傳:或起源於上古文明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1W 次

揭祕文玩手串的源頭與流傳:或起源於上古文明


手串

揭祕文玩手串的源頭與流傳:或起源於上古文明

說到手串的起源,朋友們大都知道是源於古代的佛珠。在前一段時間熱播的《甄嬛傳》中,我們看到的多是清代皇帝、嬪妃以及朝廷官員們佩戴的朝珠。乍看起來,這兩種形式前者與中國古代一些貴族朝服上的佩飾很相似,而後者則與今天的文玩手串更加接近。也許我們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既然清代朝珠與我們現在盤玩的手串都同源於佛珠,那麼文玩手串會不會與清代朝珠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呢?

接下來姜哥將與大家共同追本溯源,探究中國歷史中珠串的源與流。話題將分成三部分逐一呈現,雖然有點長,可是能爲您詳細地理清手串的來源及演變過程,讓您在玩的同時還學到知識,何樂而不爲呢。本期,先爲您講解一下中國歷史中最早的珠串和古印度時期的佛珠。

  中國上古文化中的珠珠串串

珠串作爲一種佩飾,在中國絕對是由來已久。在北京房山山頂洞人遺址的考古發現中,就出土了距今約1萬多年的舊石器時代原始人所生產的“珠串”。山頂洞人所佩戴的首飾,是用有穿孔的獸牙、貝殼、小石珠、鯇魚眼上骨等串連而成。這些形態各異的骨、石飾件就是山頂洞人的“護身符”,將各式各樣的珠子穿起來,作爲頸飾佩戴。考古還發現,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各地遺址中也都有大量穿孔的石珠、骨管、蚌、玉、瑪瑙等飾件出土。它們如雨後春筍般遍佈中華大地,且呈現多樣化、複雜化的發展態勢。自此之後,串珠的文化遺物便不絕如縷、綿延傳承。

商周時期,玉文化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玉石骨器的製作也極其發達。周代的貴族以玉、石、瑪瑙等珍貴材料穿成串,稱做“禮玉”,用來佩戴以顯示其身份或地位。這種習慣到秦漢以後式微,但似乎仍然有所傳承。“珠串”這種用較有價值的材料通過貫穿絲線(有的還飾以瓔珞)來作爲裝飾的形式,因製作簡易而在歷代貴族中十分流行。直到魏晉、隋唐時期佛教在中土發展並興盛起來,一種叫“佛珠”的宗教用品在寺院甚至社會上也逐漸流行。佛珠遂成爲與本土珠串文化發展並行不悖的飾件及用品。

  古印度時期的佛珠

佛珠最早誕生於古印度,但古印度早期佛教卻沒有使用佛珠,見於記載的佛珠使用始於公元2世紀左右。中國有關佛珠的最早記載是《續高僧傳》中所說隋唐時代的道綽大師,他教人們拿着念珠持誦三寶名號。佛珠本不是佛教始創,在佛陀時代所制的律儀亦無佛珠的記載。而佛經記載,佛珠多出於後期的'經典,然而在律部經典卻不見有記載。所以依律典的南傳佛教徒亦較少有持珠的,但在密教中佛珠卻極受重視。

實際上,佛珠與古印度的“菩提”文化頗有淵源。據傳在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王國的一棵菩提樹下悟道。那時佛祖還是迦毗羅衛王國淨飯王的太子,他在菩提樹下靜坐了七天七夜獲得大徹大悟,終成佛陀,並開創了佛教。隨着佛教的盛行,釋迦牟尼的思想瑜伽爲世人所尊崇,而他成佛之處的菩提樹也成爲了佛教徒所尊崇的聖物。很多佛家經典中都有稱頌菩提樹的典文,人們也相信菩提樹具有無限的神力,所以菩提樹也和舍利子、佛像一樣是衆多佛家信徒膜拜的聖物。而佛教在傳播的過程中,除了有僧侶宣講、修建寺廟、水陸道場等活動之外,栽種菩提樹也是一項重要活動。優美雄壯、高大挺拔的菩提樹給人以無上的神聖感,爲廟宇增添了幾分法相莊嚴,也加深了自己同佛教不可割裂的關係。直至今日,信奉佛教的南亞與東南亞諸國依然深信菩提樹與佛教有着極深的淵源,如斯里蘭卡的國旗上就繪有四片菩提葉,以表明佛教是斯里蘭卡的國教。

佛珠本是念佛或持咒時用於記誦和束心的工具和信物,故又稱“念珠”。因佛祖釋迦牟尼講法、圓寂於菩提樹下,所以菩提樹被奉爲佛教聖樹。於是,古印度的佛教徒將菩提樹的樹籽(也就是菩提子)貫穿成串,在誦經唸佛時即可記錄誦經次數,後來乾脆也兼用其他一些植物的種子一顆顆穿成珠串作爲念珠。除唸經的作用外,佛教徒手持佛珠在佛教中被認爲能消除業障,象徵一種美好的願景。佛珠從使用方面來講可以分爲三種,即掛珠、佩珠、持珠。掛於頸部胸前,謂之掛珠;戴在手腕或臂上,謂之佩珠;握於掌中用手掐捻或者持唸的,謂之持珠,也有謂之念珠者。

早在佛教誕生前,印度婆羅門教的教衆就已經開始使用佛珠了。宗教信徒們通過對佛珠的盤捻記誦修行,佛珠便是一種輔助修心的工具,而修行的目的則是爲了獲得菩提正覺,即獲得了卻塵世三千煩惱而領悟未來的無上智慧。有專家以爲,原始佛教沒有念珠,是受婆羅門教影響。但從婆羅門教發展出來的印度教,其重要的法器就是念珠。從公元4世紀開始,念珠就開始流行於印度佛教中。據佛教典籍《佛說木槵子經》記載,很早以前佛家便以木槵子製作佛珠,後來隨着佛教的不斷傳承發展,人們逐漸將諸多天然植物種子、果實、根莖等用於佛珠的穿制,這些珠串常常體現了其所蘊含的修持內心的深刻意義,即“菩提”之意,於是人們便開始將這些樹籽通稱爲“菩提子”。而隨着佛教的發展,菩提子的種類也在不斷髮展,但均同佛教有着極深的淵源。